新週期中國女籃初試難稱“過關”
本報記者 劉兵
近日,隨着在2025國際籃聯女子亞洲盃三、四名決賽中擊敗韓國隊,中國女籃以季軍的成績結束了洛杉磯奧運週期的第一項大賽。澳大利亞隊在決賽中擊敗日本隊,首次奪得亞洲盃冠軍。
本屆亞洲盃淘汰賽期間,受到颱風影響的深圳下起了暴雨。新組建的中國女籃在比賽期間也經歷了風雨,未能在家門口舉辦的比賽中衛冕。對她們來說,新週期的第一步雖留有遺憾,但通過大賽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明確今後的備戰思路,是本屆亞洲盃更重要的意義。
“小考”勉強及格
中國女籃主帥宮魯鳴賽後總結本屆賽事表示,備戰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亞洲盃算是一次小考,我打一個及格的分數”。
本屆亞洲盃共有8支隊伍參賽,分爲兩組。回顧中國女籃本屆亞洲盃的征程,就整體實力而言,小組賽的3個對手——印尼隊、韓國隊和新西蘭隊都很難給中國隊製造過多威脅。中國隊發揮平穩,以小組第一身份直接晉級半決賽。
半決賽對陣日本隊,中國女籃迎來真正的考驗。面對攻防快速靈活,投籃成功率高的日本隊,中國女籃在全場比賽的大多數時間都處於下風,最終失利無緣決賽。
作爲衛冕冠軍和東道主,中國女籃折戟亞洲盃半決賽不僅令球迷失落,女籃姑娘們也深感遺憾。賽後,參加過三屆奧運會的老將黃思靜含淚對記者表示,這大概是她最後一次身披國家隊隊衣征戰國際賽場,“我們在新環境、新陣容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算是基本完成任務,但結果並不完美,也成爲我職業生涯的遺憾”。
按照規則,本屆女籃亞洲盃冠軍將獲得直通2026年女籃世界盃的資格,第2至6名則需參加預選賽。這樣意味着此次無緣冠軍的中國女籃喪失了直通世界盃的機會。接下來她們將集中精力備戰將於明年3月進行的世界盃預選賽。
問題出在哪裡
去年的巴黎奧運會上,賽前被寄予厚望的中國女籃表現不佳,折戟小組賽,時任主帥鄭薇離任。爲重振隊伍,中國籃協於今年2月邀請老帥宮魯鳴再次出山,擔任中國女籃主教練。
宮魯鳴上任後,中國女籃開啓新老交替。4月,着眼於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新一屆中國女籃正式組建。本屆亞洲盃的陣容,老中青三代搭配,既有黃思靜、楊力維等大賽經驗豐富的老將,也有張子宇、羅欣棫等潛力新星。不過,僅3個月的組隊和備戰,在此次亞洲盃比賽中仍然暴露出一些問題。
外線防守漏洞是中國隊此次輸給日本隊的主要原因。對方利用擋拆後的三分投射和突破分球,導致中國隊防守出現空檔,尤其是韓旭和首次征戰成年隊世界大賽的中鋒張子宇組成的“雙塔”陣容,其移動速度不足的問題突出。中國隊和日本隊助攻數16比28的差距,也體現了中國隊過度依賴內線單打的戰術比較僵化。
另一方面,新組建的中國女籃外線表現欠佳,成爲進攻端的明顯短板。小組賽階段,全隊三分球命中率僅26%;與日本隊的半決賽爲27%,遠落後於日本隊47%(38投18中)的三分球命中率。
據記者瞭解,此前的訓練備戰中,針對中國隊投籃尤其是三分球命中率低的現狀,宮魯鳴已提出“萬次投籃計劃”。“國內球員在聯賽中一方面投籃次數少,另一方面成功率也不高,極大影響整體發展進步。”他表示,未來訓練中會在要求一定投籃次數的基礎上逐漸強化質量,結合運動員技術、位置等因素提出更高要求。
重回巔峰不易
女籃亞洲盃前身是自1965年開始舉辦的亞洲女子籃球錦標賽(女籃亞錦賽),2017年改製爲女籃亞洲盃。2013年至今,中國女籃僅在2023年奪得一次冠軍。
從本屆亞洲盃的情況來看,亞洲女籃的競爭進一步加劇,中國隊要想穩居亞洲頂尖乃至重回世界強隊行列並不容易。澳大利亞越來越重視亞洲盃的比賽,她們本次首奪賽事冠軍;日本隊已完成隊伍的新老交替,以田中心爲代表的年輕選手展現出不俗實力。中國女籃想要突出重圍,必須加快成長步伐。
更不容樂觀的是,幾乎與女籃亞洲盃同步進行的U19女籃世界盃,中國隊以2勝5負的成績,最終在16支隊伍中排名第11位。這表明,中國女籃後備人才的實力有限,今後國家隊在選材方面可能會受到影響。
宮魯鳴認爲,中國女籃整體陣容面臨着與國際籃壇快速、高強度的潮流融合的挑戰。“通過亞洲盃,組隊不久的中國女籃學到了很多,特別是其他亞洲強隊的一些技戰術和理念,爲今後準備更重要的比賽提供了不少借鑑。我們會在傳球、投籃及更好地移動進攻等方面,學習強隊經驗,提升自己。”他同時強調,不會因爲一場比賽的失利就改變既定的備戰策略,“球隊目標是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我們會繼續在吸取經驗基礎上不斷努力,這場比賽的失利不會改變球隊未來的計劃。”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