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粵商丨專訪小鵬匯天創始人趙德力:飛行汽車訂單量已約5000臺,年產萬臺的工廠今年四季度將建成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朱治宣 實習生黃澤雲 廣州報道
“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造出哈利波特飛行掃把和黑貓警長飛行摩托一樣的載人飛行設備。”小鵬匯天創始人趙德力在4月8日接受南方財經《新粵商》採訪的時候表示。
早在2013年,這個來自湖南洞庭湖旁的青年就懷揣着夢想投入了飛行器的研發,在東莞創立匯天科技,用賣航模積累的2000萬元啓動資金,帶領20人團隊研發載人飛行器。
2020年9月,趙德力與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達成合作來到廣州。同年9月,廣州市政府發佈《促進汽車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提出“探索飛行汽車技術路線”,爲趙德力等企業提供了政策導向。2024年6月發佈的《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將低空經濟列爲戰略性新興產業,爲低空飛行適航認證、空域管理提供政策便利,推動產業生態的構建。廣州市發展改革委數據顯示,2024年廣州市擁有低空經濟相關企業超4000家,排名全國第二。
2025年4月1日,小鵬匯天宣佈已與五大銀行完成簽約,獲得12.6億元的銀團貸款。這是目前全球範圍內最大一筆用於飛行汽車生產的銀團貸款。趙德力表示,這筆貸款將用於固定資產的投資,助力年產一萬臺飛行汽車的工廠建設,現如今小鵬匯天在飛控、動力、航空結構、電子電器及自動分離結合系統等方面實現自研突破,構建起核心技術護城河。
從洞庭湖畔到夢想突圍
《新粵商》:是什麼契機和信念,你選擇挑戰這個未知的領域,以及如何面對質疑?
趙德力:我覺得對於每一位創業者而言,夢想是最大的驅動力。我的夢想就是飛行,我從小在洞庭湖畔長大,我們家到縣城需要跨越洞庭湖,那時候沒有橋,只能靠坐船或輪渡出行。我就幻想我要是能夠飛過去就好了,這激發了我對飛行的興趣,所以才選擇了做飛行器這個賽道。
我最早做載人飛行是2013年,在那個時候遭受的質疑首先更多來自公司,很多同事覺得,載人飛行摩托開發時間過早並且不太現實。因爲新能源汽車都沒做成,載人飛行摩托更沒有商業化的前景,安全性的保障,相關政策證件也會很難,於是公司的同事們陸續離開。因爲我天天搞研發,和他們的來往變少,同時我也被當成了一個反面教材。不過我沒有放棄,還是認真搞研發。
選擇較爲小巧的載人飛行器則是因爲傳統的飛機就是很笨重又很難學,智能化程度較低,價格高,質量也得不到保障。我就想能否做一款小型飛行器,平時可以放到汽車的後備箱裡面,有需要的時候可以使用。
《新粵商》:小鵬匯天發展過程中是否經歷過“生死存亡”的危機?你當時做出了什麼關鍵決策?
趙德力:這種經歷就太多了,尤其是遇到資金鍊斷裂,導致技術攻克不了的情況。我在2016年的時候,資金鍊就出現了斷裂,導致只剩下一個工程師跟着我,不過這時候我也沒有放棄,選擇親自下場,研究飛控和動力,做大量的測試。所幸妻子也很支持我,甚至將房子都賣掉,來維持公司的運營。到2018年,雖然有一些飛行器的產出,但已經沒有錢了。於是我利用飛行器進行一些飛行表演,在掙錢的同時,擴大了影響力,吸引了一些天使投資人,將資金鍊又續上了。
再往後到了2020年疫情期間資金鍊又斷裂,我剪輯了匯天一路走來艱辛歷程的視頻,發給早期的天使投資人,希望他們再支持一點,他們很感動,每個人再湊了一點錢給到我們。這個時候團隊有十幾號人了,我們決定拿着這點錢去做了一個雙人版的飛行摩托車。這打破了觀衆不能親身體驗的遺憾,雙人版的飛行摩托讓我可以帶着包括投資人、媒體、政府領導等體驗,讓大家有更完整的體驗,這無疑又擴大了宣傳的範圍。最重要的時間點是到了2020年的時候,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先生過來,我就帶着他在天上飛了一圈,由此他對我們的團隊有了信心,於是給我們注資。
《新粵商》:你一開始的夢想其實是做飛行產品,那爲什麼現在選擇這種陸空兩用的設計,而非專注于飛行的產品?
趙德力:其實是商業化思維讓我有了轉變,我來到廣州之後,跟着小鵬汽車學到了很多,在他們的一些高管會上,我學到了很多商業化思維。過去,我只喜歡技術,我認爲飛得開心就行了,沒有想過要用戶羣體。到了廣州之後,我慢慢地跟着小鵬一起學習如何搭團隊。搭了團隊之後,開始琢磨具體做一個怎樣的產品,同時這個產品是要可以賣出去的。
如果是個純飛的產品,這個階段它不太合適,用戶買了之後會面臨放在哪,怎麼運輸,怎麼飛等問題。所以我和團隊想着可以做一個陸地航母,在汽車的後尾箱裡面裝了一個小飛機,可以停到自家的車庫,出去飛的時候就直接運出去。這樣問題都可以解決了,也可以重新定義越野。試想一下有人在玩越野車的時候,我開這個陸地航母在天上看它越野,直接就降維打擊了。所以我們這個產品就是這麼出來的,是奔着銷量,奔着這個階段的應用場景。
《新粵商》:飛行汽車在未來有哪些應用,普通人也可以接觸嗎?
趙德力:我們這一階段主要還是在野外,在營地等允許的空域飛行。我們的邏輯是先在野外讓大家先飛起來,讓部分喜歡飛行的人先飛起來。之後,我們通過大家的反饋持續迭代,我們再下一代產品可能是解決交通的。
其實我們的產品完全適用於普通人,因爲我們飛行器學習成本很低,相比於傳統的較難學習的飛機,我們通過電動化、智能化之後,它的自動駕駛的能力很強。只要認識幾個按鍵大多數人都可以學會,我希望我們的產品可以走進千家萬戶,實現大家自由飛翔的夢想。
量產工廠將在今年建成
《新粵商》:目前小鵬匯天在廣州做飛行汽車,這樣的選址有什麼優勢,同時政府在這個過程中提供了哪些幫助?
趙德力:首先在廣州這邊,廣州的領導班子對低空經濟有很深入的研究,對於產業,運營,企業等方面有很深刻的認識。同時他們也很願意幫助我們,儘量地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比如:我們到黃埔區,黃埔區給了我們很多的支持,包括一些實驗用地,包括一些試飛的空域,這個就是我認爲政府在這方面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同時,政府也積極地推薦上下游的產業鏈,供應鏈,包括還引入一些資本給我們對接。
在法規上,廣州有一個審定中心,中心經常召集我們開會。我們從提交申請到現在,應該大大小小不下於百次,進行各種協調,各種討論,同時他們也很積極,花了很大力氣去推進,幫助我們拿下各類許可證書。
《新粵商》:小鵬匯天獲得了五大銀行12.6億元的貸款,這意味着什麼?
趙德力:首先對我們而言,這肯定是一個很重大的利好。我們這筆貸款主要用於我們的固定資產的投資,工廠的建設,設備的採買,同時也代表了國家對低空經濟的這種支持和看好。
我們現在也在建設年產1萬臺的量產工廠,去年十月份開建,預計到2025年10月份能夠建成。這是年產1萬臺的工廠。而年產1萬臺對於飛機來說是一個顛覆性的概念。就傳統的飛機,全球一年全世界的銷量不到4000臺,我們通過流水線的設計,採用部分自動化的模式替代了人工。當工廠建好後,它應該就是全球最大規模的飛行汽車的量產工廠。
《新粵商》:目前的訂單量如何,客戶羣體有哪些?
趙德力:我們現在還沒有開預售發佈會,航展的時候,在航展拿了2000多臺訂單。後來陸續有一些找上門來的這些用戶,我們靠推薦大概有小5000臺的訂單了。
首先我們的客戶畫像是30到50的年齡區間,他們熱愛飛行、喜歡戶外和探險,喜歡越野騎摩托車,還有深潛的這部分羣體。他們家裡通常會有兩三臺車,屬於是科技的嚐鮮者。
《新粵商》:在同類的企業當中,你覺得小鵬匯天有什麼優勢?
趙德力:我覺得我們小鵬匯天背靠小鵬汽車,有天然的先發優勢。由於我們的產品依託於車子,在小鵬汽車加持下,這種強強聯手應該是一加一大於二的存在。同時小鵬的鯤鵬動力也就是我們的基石,我們與其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可以避免重複建設,浪費資源。友商要進來做這個產品,我們的路他們也要重走一遍,同時由於市場規模有限,像我們這麼大的投入搶佔了市場後,友商也很難突圍。
《新粵商》:你經常說自己不是企業家,而是一名創業者。你對年輕的創業者有何建議?
趙德力:我作爲一個創業者,我其實是靠着夢想的力量支撐到現在。有了夢想,堅定目標,不要做太雜,做好一件事情,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足矣。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即使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挫折,我們咬牙堅持,往往你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再努力一把,堅持到無能爲力,再使一把力,就會出現一個好的結果,這是我的經驗。在渡過難關後會感受到就是被優待,自己的處境好了看到的是民營經濟的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