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定 行有所止

屈媛媛

拒腐防變,關鍵是守住內心。心有所定、行有所止,方不逾矩。

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入口西側,一座名爲《信仰》的巨型浮雕巍然矗立,刻畫着71位不同時代、不同身份、不同年齡的中國共產黨黨員莊嚴宣誓的神聖場景。正因爲有信仰、有理想,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才能不怕犧牲、英勇鬥爭,才能不忘初心、接續奮鬥。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我們黨以馬克思主義爲立黨之本,以實現共產主義爲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爲根本宗旨。這就是共產黨人的本。如今,我們面臨的環境少了血與火的考驗,但能否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政治原則問題上做到頭腦特別清醒、立場特別堅定,能否在面對誘惑和“圍獵”時做到“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於五色之惑”……這些都考驗着黨員幹部在立根固本上下的功夫。

誘惑考驗的也是個人修爲。“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梨雖無主,我心有主。”“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四下無人之時,糖衣炮彈之下,能否守住底線可謂“存乎一心”。不斷修身律己,時刻嚴明私德,方能修好這個“心”。在嚴重違紀違法黨員幹部黨紀政務處分通報中,我們經常看到“貪慾膨脹”“生活腐化”等字眼,反映了這些“落馬”幹部私德不修、貪慾難止,也爲廣大黨員幹部敲響了正身修心、廉潔自律的警鐘。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重品行、正操守、養心性,如此才能錘鍊品德修爲,涵養道德情操,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在發揮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引領作用的同時,還須嚴明紀律底線,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領導幹部手中擁有一定的權力,如果在紀律意識上稍有鬆懈、失了敬畏,就可能在形形色色的誘惑中喪失原則,滑入腐敗深淵。不守紀律、不講規矩,爲了自己什麼事都敢幹,總有一天會毀了自己。黨的紀律是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爲規則,既是“緊箍咒”,也是“護身符”。廣大黨員幹部要增強紀律意識,把黨章黨規黨紀刻印在心,從思想深處繃緊紀律這根弦,懷敬畏心,做規矩事。

明代小說家馮夢龍的《醒世恆言》中記載一則故事:唐朝時,一位官員在高燒中夢見自己躍入水中,化作一條鯉魚。此時,遇一漁夫江邊垂釣,這位官員明知餌裡有鉤,但敵不過香餌誘惑,於是張嘴咬鉤,結果被釣了上來。“眼裡識得破,肚裡忍不過”,在面對誘惑和“圍獵”時,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一個人戰勝不了自己、破不了“心中賊”,制度設計得再嚴密,也會“法令滋彰,盜賊多有”,面對誘惑不知止、絞盡腦汁鑽空子,最終走上歪路、步入歧途。心有所定、行有所止,嚴守規矩、不逾底線,才能做一個一心爲公、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