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衣只在剛買20天穿過,之後掛衣架345天...主管爸爸的機會教育:成功的人都懂想要和需要

圖/pixabay

作者: 鄭善容

買東西,就是花錢買存在價值

前文提到,我兒子看了廣告後,買了12件印有自行車圖案的T恤。那些衣服大部分只在剛買的20天內穿過,之後就掛在衣架上345天。

我一位朋友說:「世上最帥的男人是第一次見到的男人,而最好看的女人是初次見面的女人。初見彼此的那一瞬間,最能感受對方的魅力。」

商品也一樣,在衆多商品中,最有魅力的就是新品。不過,我們不能因爲心動就盲目購買。否則一不小心,房間就會堆滿雜物,讓生活變得一團糟。

再說一次,所謂明智的消費,就是隻買必要的物品,並好好使用。

現在我要分享整理技巧,整理爲第一步,接下來纔是整頓。

首先,整理是根據需要來分類物品。分出必要和不必要,然後丟掉不必要的東西。兩個問題能幫助我們判斷:「我最近使用過這個東西嗎?」、「這個東西還會讓我心動嗎?」

如果是無法割捨的東西,就再自問一次。如果一年內都沒有使用過,就爽快的捐贈給二手商店或送給需要的人,這是對該物品的禮貌和愛,像這樣分類該清掉且不必要的東西,將空間極簡化的過程就是整理。

接下來是整頓,替各項物品找到最佳位置,讓自己一眼就可以看到所有物品的擺放處。整頓不需要一次完成,重點在於明天、後天,甚至大後天都會持續進行。

美國前特種作戰部司令官威廉.麥克雷文(William McRaven,着有《唯一輕鬆的一天,是昨天》[The Wisdom of the Bullfrog,大是文化出版])在德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畢業典禮上說道:「每天早上收拾好牀鋪,代表完成當天的第一項任務。」起牀後收拾牀鋪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成功的人都會堅持做好瑣碎小事,所以財富和成功會跟在這樣的人身邊。這就是爲什麼我強調整理與整頓,爲了正確使用物品,必須把其數量依用途減少至一、兩樣。

我用兒子喜歡的T恤說明。他高中時買了一件白色衣領的T恤,每次穿過後都會用漂白粉清洗。只有一件時,兒子是如此珍惜,但後來他又買了幾件,自此再也沒穿過那件T恤。在因廣告買了12件衣服後,對最初那件T恤更是置之不理,可以說,每買一件衣服,原本那件T恤的價值變逐漸下降。

這就是爲什麼我說丟掉不需要的,留下一、兩個需要放在身邊的,如此一來,留下的物品才能經常被使用。

我清楚記得兒子高中畢業典禮結束後,回家收拾房間的那天。他輕易丟了教科書、參考書和制服,但看着那件白色T恤許久,最終把它放到分類回收,明智的消費就在使用物品的過程中,感受物品的本質。用過一次就丟掉,是對該物品不禮貌,會扼殺其壽命。

如果不是會用到的東西就不要買,一旦購買,就要使用並感受物品本質。這就是消費觀念,也是經濟觀念。

無論生命或其他東西,其中都蘊含生活的智慧、幸福以及本質。不論是書、衣服、包包……從被製造出來的那一刻起,都蘊含着看不見的器皿,讓人們能把生活慢慢裝進。

買東西,不只是買下物品,同時也買了它的存在價值,以及現在、未來的用處。經常使用,讓時間、精力和感情滲透到物品上,而這些會成爲回憶和生活。體會物品的價值,纔算真正學習到明智消費法。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出版的《學會當個有錢人:上班25年的爸爸最想告訴兒子的事:努力工作頂多不窮。致富,得學會鷹眼、蛇腦、狗鼻思維。》

作者:鄭善容

綜合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作家,畢業於慶熙大學食品生命工學系,獲得經營學碩士學位,並於2024年在建國大學食品流通工學系研究所完成博士課程,現正準備博士論文。

他以作家、講師、YouTuber等身分展開人生第二春。憑藉職場經歷與退休後的實際經驗,爲那些在即將退休與正式退休之間徬徨無措的人們,提供建議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