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豪宅「賣14年還有百億餘屋量」 上市建商踢鐵板
記者項瀚/臺北報導
皇翔(2545)在豪宅市場大踢鐵板,信義區豪宅「皇翔御琚」已成爲屋齡14年的「中古屋」,卻還有上百億元餘屋量,專家分析有3大滯銷關鍵原因,其中就包括品牌力不符頂級豪宅市場。不過,皇翔近年佈局一般住宅大有斬獲,去年營收重返百億元創8年新高。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0/臺韓打房「全球最重」 他諷:不及格學生互抄答案
▲信義區豪宅「皇翔御琚」屋齡已達14年,卻還有百億元餘屋量。(圖/記者項瀚攝)
建商投入大量資金蓋房子,賣不掉是最痛苦的一件事,臺北市信義計劃區就有一頂級豪宅社區「皇翔御琚」陷入滯銷窘境,該社區屋齡已達14年,成爲所謂的「中古社區」,卻仍有多戶尚未賣出。
「皇翔御琚」由皇翔建設投資興建,據去年底皇翔(2545)法說會資料,還有多達126.5億元的餘屋量,而據實價登錄資訊,該社區從去年底至今,僅再出現3筆交易,總金額16.7億元,其中還有8.4億元是自家人皇翔總座廖宇祥買的,至今該豪宅還有多達110億元餘屋量。
房市專家陳泰源表示,「皇翔御琚」滯銷有4大原因,首先最大抗性是規劃實在太大,達190~290坪,已成爲非主流的豪宅產品。另外,該社區過去曾發生鐵門夾死人的意外,對富豪買方而言也可能是抗性之一。
第三,皇翔建設雖爲上市公司,頗具知名度,但其品牌力與一線豪宅品牌有落差。第四,當前臺北市仍有許多豪宅成屋案,選擇性多,自然也讓銷售困難度增加。
可能也是因爲在豪宅市場踢到大鐵板,皇翔之後的推案就未再見到頂級豪宅的規劃,目前在售指標個案像是萬華「ASTER ONE」甚至是走超小坪數的套房,最高成交單價破140萬元創區域新高。
「ASTER ONE」規劃小坪數,最高成交單價破140萬元創區域新高。(圖/記者項瀚攝)
皇翔採多元化土地開發模式,積極投入都更危老、捷運聯開案、公辦都更案,另外收益性不動產也開花結果,除了「皇翔又鼎大樓」,近來還多了「臺汽北站」,該案出租率已達5成以上,全數出租的話每年可貢獻6~7億元租金。
攤開財報,去年皇翔營收123.9億元、年增161%,重回百億大關,並創下近8年來新高紀錄。稅後淨利爲29.6億元、年增近298%,EPS(每股純益)則來到9.05元,獲利大幅成長主要來自總銷66億元的土城「皇翔MRT」完工入帳。
新推案方面,皇翔今年將推出中正區「皇翔柏悅」和「皇翔柏金」,總銷合計110億元。另外,永和區「大陳單元3」公辦都更也可能在今年推出,該案總銷估300億元,因此3大案合計達410億元。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0/臺韓打房「全球最重」 他諷:不及格學生互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