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夜”態解鎖文旅新玩法

人民網記者 王紹紹

夜遊錦江,泛舟江上,看萬家燈火;拙政問雅,燈光潑墨,賞吳門書畫;深夜食堂,美食琳琅,品九州風味……

“把夜間的消費場景營造好了,能夠有效延長消費者的停留時間,從而帶動當地經濟效益的提升,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旅遊產業體系。”南開大學旅遊與服務學院院長徐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近期,各地夜經濟蓬勃發展,遊客的消費需求在夜間時段集中釋放。文旅部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國內居民出遊人次32.85億,同比增長20.6%。旅行平臺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關鍵詞“夜遊”搜索熱度大幅增長,夜經濟正在釋放充沛活力。

夜幕降臨,傳承600年的非遺魚燈點亮夜空。在山東尼山旅遊度假區新開園的魯源村裡,鑼鼓聲響,煙花滿天,獨特的夜遊景色吸了大量遊客。“開園以來,這裡接待遊客超16萬,其中30歲以下年輕人佔比過半。”相關負責人介紹,夜遊帶動了景區自營酒店的入住率提升,增加了遊客的停留時間。

入夏以來,河南開封的遊客數大幅增加。憑藉深厚的文化底蘊,開封整合文旅資源,抓住夜間旅遊熱度,集表演觀賞、人物互動、遊戲體驗於一體,營造了獨特的夜間消費場景。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大部分遊客集中在夜間出遊,今年客流量同比去年增長230%左右,每天約有7萬遊客入園。

同時,各地也在運用科技創新手段吸引消費者前來遊玩。

徐虹表示,夜經濟火熱體現了人們全時段的消費需求,很多地方運用科技手段將夜間場景營造得如夢如幻,讓遊客沉浸式體驗夜間消費場景。例如,南京德基藝術博物館365天常態化開放至凌晨,古畫《金陵圖》藉助數字技術,爲消費者帶來獨特的宋代市井生活體驗。

多元的消費場景,也勾勒出夜經濟的豐富層次,使得餐飲夜宵市場充滿煙火氣。

夜幕降臨,北京一家燒烤店內座無虛席,店外也排起了“長龍”。“夏季是燒烤行業的‘旺季’,顧客集中在夜間消費,幾乎每晚都要排長隊,夏天一來,我們就要調整爲24小時營業。”店老闆向記者介紹。

據外賣平臺數據顯示,7月以來,提供24小時餐飲服務的門店數同比增長48%;目前,全國超11萬家餐飲門店在該平臺點亮了“全天營業”標識。

太陽落山,華燈初上,今年夏夜,大街小巷煙火氣滿滿,多元的夜間消費形式讓夜晚熱鬧非凡。“夜經濟的發展豐富了旅遊市場供給,爲消費注入了不竭動力,是擴大消費、促進內需的重要一環,未來還需創新形式,持續助力文旅市場高質量發展。”徐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