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研發如馬拉松漫長挑戰 臺灣百濟爲病友朝希望邁步

BeOne Medicines今年首度號召百位同仁及家屬,26日參與日月潭環湖馬拉松,以實際行動凝聚力量,爲病友邁步向前、對抗癌症。(圖/臺灣百濟)

BeOne Medicines(臺灣百濟)自2019年在臺成立以來,始終秉持「讓癌症患者用得起、用得到」的使命。2021年在臺設立全球首座細胞治療研發中心,隔年更成立商業化團隊,持續以更快速、精準的效率,實踐對創新研發與在地醫療的長期承諾。今年BeOne首度參與國內極具指標性的國際認證賽事-日月潭環湖馬拉松,在10月26日這天,號召百位同仁與家屬共同與賽,以實際行動展現BeOne的企業文化精神,象徵「爲病友邁步向前、對抗癌症」的堅定決心。

「新藥研發的過程,就像一場漫長的馬拉松。」BeOne臺灣暨港澳總經理陳益雅表示,從實驗室研究,臨牀試驗、藥證覈准、到健保給付,與病人真正能用到創新藥物,這條路漫長且充滿挑戰。她說:「這不僅需要堅持與勇氣,更需要策略與團隊合作,就像跑馬拉松時的配速、補給與彼此激勵。」

「每跑一步看起來很微小,但都是讓病人往希望更近一步。」陳益雅總經理補充道。正如馬拉松路途中的起伏與困難,唯有堅定的意志與不放棄的信念,才能不斷前行。她以首款自主研發的新一代BTK抑制劑爲例,團隊在短短15個月內便取得健保給付,用於復發或頑固性套細胞淋巴瘤(MCL)治療,表現遠超業界平均。

今年10月,隨着健保對MCL治療給付的放寬,取消了cycle cap(給付週期上限)限制,更進一步彰顯 BeOne 致力於「縮短病人與治療距離」的理念與實踐,亦是公司持續推動創新、改善病人生活品質的核心動力來源。

BeOne 副總裁暨細胞治療研發中心負責人黃士銘則指出,「馬拉松不只是競速,更是一場與自己意志力的對話。你可以選擇停下,但真正的挑戰是-要不要繼續跑下去。」

新藥開發的歷程亦然。面對生物學的浩瀚與未知,科學家們不斷在一次次失敗中重新出發,只爲了創造出更有效、更安全的藥物,真正改善病患的生活。

黃士銘進一步分享,BeOne已成功建立符合全球GMP標準的誘導性幹細胞株,並在基因編輯技術上突破全球現有水準(目前國際最高爲7道基因編輯),於臨牀前階段展現出具first-in-class潛力的療效與成本效益。這些成果的背後,是臺灣團隊不服輸的精神與渴望證明自己的信念。

他認爲,臺灣不缺人才,缺的是讓人才挑戰併發揮實力的舞臺。因此,面對國際藥物研發市場,BeOne 團隊始終抱持「我也做得到」的信念,在這場新藥研發的馬拉松中堅持向前。

正如馬拉松選手在賽道上不斷突破極限,BeOne也以同樣的毅力與韌性,持續在新藥研發與加速創新療法可近性的長路上穩健前行,爲癌症治療的未來不斷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