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工作可護心理健康,逃避或增焦慮抑鬱
一項新研究表明,不關注員工心理健康的公司可能是在自毀前程。
發表在《精神病學研究與臨牀實踐》上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患有社交焦慮和抑鬱症的成年人工作時長往往較少。
研究人員分析了250名年齡在18歲至60歲之間、被診斷患有社交焦慮障礙的成年人的數據。在52周的時間裡,他們跟蹤了每位參與者的工作時長,並記錄下他們的焦慮和抑鬱症狀,看看他們的精神狀態能否預測工作時長。
哈佛醫學院臨牀心理學家兼講師娜塔莉·達蒂洛表示,當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情況持續存在時,首席執行官和員工都會受到負面影響。她說,抑鬱症和焦慮症的治療方式不同,但它們都會導致人們自我孤立。
“逃避帶來的是孤立、退縮,還會限制我們獲得積極有益的體驗的機會,”她說。
工作能提供一些常被忽視的保障。
“工作對我們的心理健康有保護作用,”她說。“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總體而言工作對我們有益。它讓我們的生活有了規律,讓我們有事可做,讓我們有機會與他人互動,更不用說它還能讓我們有收入。”
“我們做得越少,就越不太可能經歷讓我們感覺更好的事情”
一個有焦慮傾向的人可能會覺得去上班、作報告以及與同事互動很有挑戰性,但最終他們不會因決定這麼做而備受困擾。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能夠振作起來去做這些事情,之後也會感覺更好,” 達蒂洛說。“而對於那些飽受焦慮症困擾的人來說,他們並不會感覺更好。他們會在接下來的一整天裡反覆思考、沉思或糾結自己的表現如何,別人會怎麼想。”
如果他們患有抑鬱症,也會進行嚴厲的自我批判。這可能會導致他們提前離開、打電話請病假,甚至更加自我孤立。
諷刺的是,他們越是逃避工作,焦慮和抑鬱症狀可能就會越嚴重。達蒂洛說。
她說:“我們做得越少,逃避得越多,就越沒機會經歷那些能讓我們感覺好受些的事。”
通過關心員工的心理健康,公司實際上可能對自身盈利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