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專班招生低迷「註冊不到兩成」 教育部推三策略吸引外籍生
▲新型專班招生低迷,教育部推出多項措施吸引外籍生。(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教育部「新型專班」招生情況低迷。根據教育部統計,113學年春季班實際註冊學生僅1成多,已連續兩季註冊率未達2成。教育部表示,主因是學生華語能力準備不及,且企業端選才慎重,爲增加誘因,除增加企業全額支付可外派等措施,同時加強經濟部推薦企業及媒合機制,新增泰國海外基地,擴大招收國際生來臺及留臺。
爲吸引優秀外籍生來臺讀書及留臺工作,教育部與國發會攜手推動「新型專班」,以STEM、金融、半導體領域爲主,並鎖定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招收大學升讀三、四年級學生、專科、大學及碩士班畢業生,由開班學校與合作企業共同規劃客製化課程。獲選來臺學生,最多有2年學雜費全免,企業還提供每月至少1萬元津貼,但畢業後需留臺工作2年。
不過,「新型專班」招生情況卻不如預期。113學年秋季班共計錄取20校、40專班,總計366人獲得獎學金資格,和當初預期的招收超過2千人目標有明顯落差。而113學年春季班(今年2月開學),原本覈定22校、62專班,預計招收1092人,實際開班僅14校、26班、註冊132人,實際註冊率僅一成多,連續兩季註冊率都不到兩成。
教育部表示,目前新型專班的學生來源,前三名依序爲印尼、越南及菲律賓。目前招生與註冊狀況不佳,在學生部分,主因是華語文能力須達A2,學生來不及準備相關資格,加上畢業後需留臺就業,學生也需再與家人共同決定重大生涯規劃。在企業端部分,新型專班爲首年辦理且計劃需由企業投入資金,企業選才較爲慎重。
爲了吸引更多外籍生,教育部表示,除了新增已在臺就學的大三或大四國際生可參與新型專班,也配合企業需求,從113學年春季班增加企業全額支付可外派等措施,提高招生量能,同時考量新型專班企業參與率對計劃執行影響甚鉅,已經積極與經濟部合作,加強經濟部推薦企業及媒合機制,鼓勵更多企業踊躍參與計劃。
教育部指出,配合臺灣產業海外佈局與人才需求,113年先以目前學校招生較穩定、簽有國際合作項目、具有良好產學合作人才培育基礎、生源潛力巨大的國家爲優先,設置越南、印尼與菲律賓等3國海外基地,與目前主要生源國別一致。114年規劃新增設置泰國海外基地,以擴大招收國際生來臺及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