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重鎮領跑汽車出海,中西部外貿新增長極顯現
新興汽車產業重鎮正在成爲汽車出海的領跑者。
近日,陝西省汽車工業協會在網站發佈數據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陝西汽車出口量達2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量18萬輛,出口量同比增長105%。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在全國排名第三位,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個位次。
各地海關發佈的數據顯示,包括安徽、江蘇、陝西、河南和北京等省份,在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帶動下,汽車出口數量和出口額都呈現高速增長的勢頭。
新興重鎮領跑
根據西安海關的數據,今年1~6月,陝西汽車出口20.6萬輛,同比增長57.2%;出口值312.2億元,增長51.7%。其中,電動汽車出口17.95萬輛,同比增長104.4%;出口值239.3億元,同比增長111.6%。
陝西新能源汽車出口大幅增長在於其汽車產業的集聚和產能的釋放。在過去幾年,汽車產業基礎薄弱的陝西通過引進比亞迪和吉利等車企,汽車產業快速增長,在汽車產量的省份排名中不斷上升。今年上半年已經升至全國第6位。
陝西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陝西汽車產量94.28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65.85萬輛,同比增長30.23%。陝汽集團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量1.26萬輛,同比增長112.44%;西安比亞迪目前生產的汽車全部爲新能源汽車,上半年汽車產量60.81萬輛,同比增長33.93%;西安吉利上半年汽車產量爲16.46萬輛,同比增長29.85%。
不只陝西,近年來形成的新興汽車產業重鎮已經成爲汽車出海的領跑者。在車企巨頭擴張佈局之下,這些地區的汽車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今年以來,汽車產量和出口也隨之呈現高速增長的勢頭。
比如,新能源汽車聚集的江蘇,上半年出口也高速增長。根據南京海關的數據,1~6月,江蘇省出口汽車34.4萬輛,同比增長79.3%,出口值432.1億元,同比增長67%。而去年以來,產量快速增長的河南,今年上半年電動汽車出口131.1億元,增長275.6%。
在汽車出海中,擁有比亞迪、蔚來、奇瑞、大衆安徽等7家整車廠的安徽更是一直走在前列,每出口4輛汽車,就有1輛“安徽造”。
今年上半年,安徽出口機電產品2229.1億元,增長18.5%,佔全省出口總值的71.9%。其中,出口汽車(含底盤)46.1萬輛,出口量繼續保持全國第1位,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增加29.9%。
新興重鎮領跑汽車出海的背後是產業格局的變化。今年上半年,汽車產量前十省份中,新興力量上升勢頭進一步增長,分別是安徽(149.95萬輛)、廣東(131.34萬輛)、重慶(121.85萬輛)、山東(120.06萬輛)、江蘇(116.1萬輛)、陝西(94.32萬輛)、浙江(89.62萬輛)、上海(81.05萬輛)、湖南(74.76萬輛)和吉林(71.82萬輛)。
這背後又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的影響,從新能源汽車產量的排名來看,1~6月,安徽、江蘇、陝西、浙江、重慶分別生產新能源汽車73.09萬、69.06萬、65.9萬、50.98萬和48.93萬輛,位居前五,湖南(47.91萬)、山東(43.56萬)、河南(33.31萬)也擠進了十強。
帶動中西部外貿增長
從汽車產業新的格局來看,這些新興的汽車產業重鎮多在中西部地區,汽車出海爲中西部地區找到新的外貿增長極,帶動中西部地區外貿結構的優化和外貿總量的增長。
比如,今年上半年,河南省出口機電產品1777.2億元,增長59.8%。其中,汽車244.1億元,增長65.7%。機電產品、汽車是拉動河南省外貿出口增長的主要力量,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出口141.5億元,增長152.8%。
而在此前,河南外貿的高速增長還是富士康落地帶來的。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電子信息代工產業大規模向西遷移,帶動了中西部地區外貿飆升,但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最近幾年這一動能減弱,現在汽車出海加速帶動這些地區外貿結構的優化。
陝西外貿的動能也在轉換,以三星爲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曾經是陝西外貿增長的主力,但汽車出口的增長爲陝西外貿帶來新的動能。
今年上半年,陝西機電產品出口1465.1億元,同比增長12.4%,佔全省出口總值的85.9%。其中,集成電路出口612.3億元,同比增長8.7%;汽車(含底盤)出口312.2億元,同比增長51.7%;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出口146.2億元,同比增長23%。
在電動汽車等“新三樣”的帶動下,安徽的外貿增長尤其引人注目。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外貿規模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進出口規模歷史性地突破4500億元,二季度增長勢頭尤爲強勁,同比增速達16.8%,連續十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
合肥海關曾經發布過汽車出海對安徽外貿的帶動力。合肥海關的數據顯示,2024年,安徽汽車出口95.4萬輛,出口量位居全國第1,增長30.8%;價值961.4億元,增長34.5%,對安徽出口增長貢獻率達43.5%,汽車產業接近貢獻安徽出口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