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債擁利多 後市展望佳

法人表示,今年以來全球資金迴流到新興國家當地公債市場的資金尚不顯著、並未出現擁擠交易,預期美元貶值趨勢下,新興國家當地債可望吸引更多資金流入。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分析,近幾年全球高通膨和升息潮一度造成新興債市壓力。然而,相較於過去幾次危機,新興國家普遍展現韌性和防禦力。而今,多有謹慎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高實質利率、以及正在享受經濟改革成果的機會。尤其美元貶值環境,更有利於評價仍便宜的新興國家貨幣升值機會。看好新興國家結構性機會,包含全球貿易結構改變、地緣政治變化、結構性改革題材。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指出,目前新興美元主權債指數殖利率達7%以上,遠高於已開發國家債券,因此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加上多數新興國家財政狀況改善、地緣政治風險亦逐漸緩解,俄烏戰爭有望結束,顯示整體新興國家主權債信用風險降低;美元預期將持續走弱與全球進入降息週期,也將進一步支撐新興債券價格上漲。

臺新新興短期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瑋芝認爲,今年上半年新興市場強勢貨幣發債量來到4,130億美元,其中企業債金額爲2,770億美元,皆高於2022與2023年全年水準,JPM上修2025年新興市場企業發債量15%至3,830美元,新興債市況轉趨絡熱。操作策略上,短天期非投資等級債具有高息收,存續期間短的特性,相對具防禦力,建議佈局短天期、基本面佳、風險低的標的,透過分散標的,以降低關稅、政策與總體經濟風險。

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陳信逢強調,勞動市場出現鬆動訊號且川普企圖用新任聯準會主席接任人選來影響市場降息,短端利率出現下跌,反映部分降息預期,但長端利率下跌有限。另一方面,景氣衰退疑慮減緩,市場追逐風險資產,信用利差已反轉緊縮,收益率仍具吸引力,建議維持一定比重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