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飛彈R-77M確認部署 俄Su-35戰機接戰距離翻倍

2025年3月29日,新一批出廠的Su-35S戰機。(UAC)

俄羅斯航空太空軍(VKS)正式部署新一代主力空對空飛彈R-77M,並由蘇-35S戰機(Su-35S)掛載執行任務,這枚具主動雷達導引能力的飛彈,服役時間較中美對應定位的型號晚了近十年,但射程達200公里,性能被觀察家視爲能夠與美國AIM-120D與中國大陸PL-15匹敵,將大幅提升俄軍空中作戰能力。烏克蘭社羣媒體亦披露了R-77M的殘骸,證實俄國已經投入作戰。

《軍事觀察》(Military Watch)報導,R-77M原本是爲了配合第5代戰機蘇-57設計,採用截短十字形尾翼與控制面,以便收納於內部彈艙,也適用於未來可能開發的隱形機種,這型飛彈研發歷經多年延宕,推測是爲因應烏克蘭戰事與北約軍事壓力升高的背景下加速服役,彌補俄軍在高性能長程雷達導引飛彈不足的缺口。

長年以來,俄軍空優機如Su-35S、Su-30SM等主力,主要配備R-77-1與冷戰時代的R-27ER/ET飛彈,難以有效抗衡配備先進彈藥的西方戰機。如今隨着R-77M服役,這些第四代機型可望補足長程接戰的能力缺口,更可能在烏克蘭戰場上進一步擴大俄軍既有的空中優勢。

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軍事航空資深研究員巴瑞(Douglas Barrie)指出,R-77M「在射程、導引與抗干擾性能上,都將比舊型飛彈有顯著提升」,不過R-77M能否全面裝備前線部隊,仍取決於俄國國防部的採購規模。

蘇聯解體以來,俄軍對新式飛彈長期採購有限,早期版R-77幾乎僅供外銷,而R-77-1採購數量也不大。如今雖面臨更嚴峻的安全挑戰,但若缺乏穩定資源投入,仍可能影響新型飛彈全面汰換舊型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