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茶品「三峽白美人」上市 橙紅色茶湯帶豐富果香
白美人的茶湯呈現明亮清澈的橙紅色。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新北三峽以茶著名,三峽區農會推出新興茶品「臺灣橙茶-三峽白美人」,首次評鑑由由百年曆史的建安茶行奪冠,而冬季碧螺春綠茶評鑑則由比賽常勝軍綠品製茶廠再獲特等,展現三峽老牌茶行的傳承底蘊。
三峽白美人屬於部分發酵茶,於10月的秋茶產季間,選用三峽特有的青心柑仔樹種,以小綠葉蟬着蜒過且帶有毫毛的一心二葉嫩芽製作,成品茶幹帶有白毫,因此名爲白美人。
擔任評審的農業部茶改場北部分場長蘇彥碩表示,特等獎茶湯濃稠且醇厚滑順,呈現明亮清澈的橙紅色,帶有玫瑰花香及荔枝、水蜜桃、香蕉和熟梅的豐富果香,並具有蔗糖、蜂蜜甜香。
橙茶製程以採收後的萎凋最爲重要,一般茶類萎凋通常不超過10小時,而橙茶的萎凋時長可達24至48小時,是臺灣主要茶類中最長的一種,期間須持續檢視手感並手工翻動,以確保整批茶菁維持柔軟又走水均衡。
最後結合部份發酵茶的炒菁、揉捻技術,經過3分鐘的低程度炒菁去除菁雜味,並在輕度揉捻成條索狀後,進行24小時的自然陰乾。製茶全程耗時3日,透過萎凋到陰乾的長時間靜置,充分體現青心柑仔着蜒後的果香與蜜香,並穩定圓潤的茶湯風味。
建安茶行有百餘年曆史,目前由第4代青農王維誠接手經營,每年生產碧螺春綠茶、蜜香紅茶高達1萬5000臺斤。王維誠表示,在10月製茶期間,持續摸索萎凋、揉捻時長調整,摸索風味變化,相當考驗耐心,也需要仰賴過往的製茶經驗判斷。
三峽區建安茶行有百餘年曆史,目前由第4代王維誠接手經營。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