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健康要保持!掌握居家「722」檢測原則

日常應遵循居家「722」原則,適時檢測血壓值的變化。(圖片來源/photoAC)

高血壓會對身體造成危害,亦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因此,日常應遵循居家「722」原則,適時檢測血壓值的變化,另外也可食用番茄、柑橘類、香蕉、莓果類等食物,幫助降低血壓。

根據112年國人死因統計,高血壓性疾病位居國人10大死因中的第7位。高血壓會對心血管、腦部血管及腎臟功能造成嚴重影響,並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與腎臟病的風險,因此不可不慎。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呼籲,18歲以上民衆應定期量測記錄血壓,以掌握健康狀況並降低慢性病風險,並且隨時遵循居家「722」原則,意指連續7天測量(7)、每日早晨起牀與夜間睡前各測一次(2)、每次測量2遍取平均值(2)。此舉亦可避免在醫院量測血壓時,因面對穿著白袍醫護人員而產生緊張,導致血壓升高影響判讀,可確保血壓數據的準確性。

此外,飲食調整亦是控制血壓的重要方式,以下4類食物皆富含降血壓營養素,有助血管健康。「番茄」富含鉀與茄紅素,鉀可促進鈉排出、降低血壓,特別適合喜好重口味或血壓偏高者。

「柑橘類」則擁有類黃酮,能夠強化血管;其中,檸檬、柳橙、橘子等柑橘類水果,含有豐富的類黃酮抗氧化劑,可增加血管彈性、維持血流暢通,並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降低動脈粥狀硬化風險,預防高血壓與腦中風。

「香蕉」鉀含量高,約中等大小的香蕉就含有422毫克鉀,且鉀可以減少鈉的作用,並減輕血管壁的張力,穩定血壓。另外,「莓果類」富含有花青素,可促進血管健康,有助保持血管暢通、調節血脂與血糖,降低高血壓風險,並維護整體心血管健康。

民衆平時可養成規律監測與適當飲食調整,隨時掌握血壓變化,降低慢性疾病風險,維持健康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