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早科技丨Manus爆火邀請碼一度炒到5萬元;預計蘋果首款摺疊機在2026年四季度量產;前臺積電董事長出任美光董事
21世紀經濟報道新質生產力研究院綜合報道
早上好,新的一天又開始了。在過去的24小時內,科技行業發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來跟21tech一起看看吧。
【巨頭風向標】
1、Manus爆火,邀請碼一度炒到5萬元。3月6日,一款AI產品Manus突然火爆社交圈,諸多文案以“比肩DeepSeek”“AI Agent的GPT時刻”來稱呼。團隊介紹,Manus是一個真正自主的AI Agent(代理),能夠解決複雜多變的任務。一時之間全網都在要邀請碼,一度讓官網註冊頁面崩潰。Manus AI合夥人張濤在社交平臺澄清表示:從未開設任何付費獲取邀請碼的渠道;從未投入任何市場推廣預算;內測期間系統容量有限,將優先保障現有用戶的核心體驗,並逐步有序釋放邀請。有消息稱,在二手交易平臺上,該產品的使用邀請碼被炒至999元至5萬元。
2、郭明錤:蘋果首款摺疊iPhone預計在2026年四季度量產。知名分析師郭明錤發佈蘋果首款摺疊iPhone預測:初代摺疊iPhone預計售價在2000-2500美元以上;最終規格在2025年第二季度定案,2025年第三季度正式開案,預計在2026年第四季度量產。摺疊iPhone 2代預計在2027年下半年量產。
3、美“星艦”實施第八次試飛,第二級飛船失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3月6日從美國得克薩斯州發射升空,實施第八次試飛。升空後不久,火箭第二級飛船與地面團隊失去聯繫。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直播畫面顯示,發射後約7分鐘,該火箭第一級助推器在降落時由發射塔上的機械臂“夾住”,在半空中“捕獲”回收。但火箭第二級飛船失控,隨後與地面團隊失去聯繫,飛船直播畫面中斷。
4、OpenAI與Oracle計劃在得克薩斯州新建數據中心部署數十萬塊英偉達芯片。OpenAI與Oracle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開始向位於得克薩斯州阿比林市的一座新建大型數據中心部署數十萬塊來自英偉達公司的強大AI芯片,這是他們斥資1000億美元打造的Stargate基礎設施項目首個設施啓動和運行的一部分。據透露,到2026年底,該數據中心預計將安裝64000塊英偉達公司備受追捧的GB200半導體芯片。該人士表示,這些芯片將分階段安裝到數據中心的多個大廳中,首批16000塊芯片計劃在今年夏季前部署完成。
5、OpenAI成立研究機構“聯盟”NextGenAI。當地時間3月5日,OpenAI宣佈成立由15家研究機構形成的“聯盟”NextGenAI,想要利用人工智能加快研究突破和改變教育,取得比單一機構更快的進步。創始合作伙伴包括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州立大學系統、杜克大學、佐治亞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密歇根大學、牛津大學、巴黎政治學院等。OpenAI還承諾提供5000萬美元的研究資助、計算資源資金和API接入。
6、阿里通義千問大模型登頂全球開源社區榜首。3 月 6 日,全球最大的AI開源社區HuggingFace更新了大模型榜單,近期剛發佈並開源的阿里通義千問推理模型QwQ-32B登頂。據顯示,目前QwQ-32B居於榜單第一,超越微軟的Phi-4、DeepSeek-R1等模型。在一系列權威基準測試中,千問QwQ-32B模型幾乎完全超越了OpenAI-o1-mini,比肩最強開源推理模型DeepSeek-R1。
7、騰訊混元上線並開源新圖生視頻模型。據騰訊混元消息,只需三步,用戶就可以用圖片生成一支5秒長的短片。目前,騰訊混元圖生視頻模型已在騰訊雲上線,企業和開發者可通過官網申請調用API接口。騰訊混元還將其對外開源,包含權重、推理代碼和LoRA訓練代碼,開發者可在Github、HuggingFace等主流社區下載。
8、Vision Pro有競爭對手了。三星去年已預告過要發佈XR頭顯設備,並在今年MWC上首次向全球展示這款Project Moohan。其搭載與Google、高通合作打造的Android XR平臺,用戶可以從Google Play商店訪問各種應用;集成了Google的Gemini AI技術,支持自然語言處理和情境感知等功能;由於配備了外置電池組,能支持手部追蹤和眼部追蹤技術。
9、阿里巴巴前副總裁、特斯聯CTO華先勝已任同濟正高級教師。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特斯聯集團CTO華先勝,現已擔任同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正高級教師。他還曾擔任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澎湃新聞)
10、“腦機接口標準化”路線圖將發佈。3月6日,記者獲悉,腦機接口產業聯盟“2025年標準化工作專題會”即將於3月7日召開。會議旨在圍繞2025年聯盟標準化相關工作展開交流,爲腦機接口標準化與產業規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共同完善我國腦機接口產業標準體系。其中,根據工信部2024標準化課題——“腦機接口標準化戰略與實施路徑”的工作部署,深度調研企業的標準化需求。凝練形成“腦機接口標準化路線圖”,並計劃於2025年中關村論壇正式發佈。(證券時報)
11、 拓維信息:網傳消息“公司擬調整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爲不實信息。拓維信息發佈澄清公告稱,關注到有網傳消息稱“公司擬調整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經董事會確認,上述網傳消息爲不實信息。截至公告日,公司不存籌劃中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不存在對公司股價有重大影響的事項,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最芯見聞】
1、前臺積電董事長出任美光董事。3月6日,美光科技(Micron)宣佈任命臺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出任董事。劉德音在臺積電任職超過30年,目前是J&M Copper Beech Ventures董事長。美光科技董事長、總裁暨執行長Sanjay Mehrotra表示,“劉德音在全球最先進精密的半導體公司擔任領導職位已有數十年,這些經驗有助美光在擴展業務的過程中,順應AI從數據中心到邊緣運算的成長機會。”美光同時任命今年5月將退休的德勤資深稽覈和簽證合夥人Christie Simons加入其董事會。
2、ASML澄清在北京新建維修中心:僅在原有基礎上升級和擴建。對於近日媒體對ASML今年將在北京新建維修中心的報道,3月6日晚間,ASML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回應稱:“我們不是要在2025年新建一個北京本地維修中心,而是今年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升級、擴建。”(財聯社)
3、SK海力士將關閉CI圖像傳感器部門。3月6日有消息顯示,SK海力士在內部宣佈將關閉其CIS(圖像傳感器)部門,該團隊的員工將轉崗至AI存儲器領域。SK海力士稱此舉是爲了鞏固其AI芯片領域的地位,其CIS團隊擁有僅靠存儲芯片業務無法獲得的邏輯製程技術和定製業務能力,而在存儲和邏輯半導體高度融合的今天,唯有將CIS團隊和存儲部門聚合爲一個整體,才能進一步提升該企業的AI存儲器競爭力。
4、魏哲家迴應臺積電美國千億美元投資原因。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3月6日說明臺積加碼美國千億美元投資相關議題,魏哲家說,臺積電赴美投資這麼大,坦白說就算沒有補助也不怕,在美國投資是客戶需求驅動,美國產能全滿後年要蓋的生產線也被客人預訂。此外,臺積電在美國宣佈加碼一千億美元多蓋三個廠兩個先進封裝一個研發中心,研發中心部分其生產線和競爭對手不同的地方是自身在不斷進步,不客氣地說對手沒這份功力。
【上市資本流】
1、水晶光電斥資3.235億元,收購3D視覺傳感器供應商。3月6日晚間,水晶光電發佈公告稱,擬以自有及自籌資金3.235億元收購廣東埃科思科技有限公司95.60%股權,交易對方包括嘉興卓進、嘉興創進等14名合夥企業及個人。本次交易完成後,水晶光電將直接持有埃科思95.60%股權,公司通過台州創進間接持有埃科思2.00%股權,本次交易事項構成關聯交易。埃科思具備3D視覺產品的整體設計能力以及3D視覺產品的量產能力。水晶光電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收購是水晶光電圍繞AR/VR領域進行的產業佈局。
2、奧飛數據:增加廊坊固安數據中心項目投資金額至不超過48億元。奧飛數據公告稱,公司計劃將“新一代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產業園項目”建成公司標誌性智算中心,並增加該項目的投資金額,由不超過40億元增至不超過48億元。資金來源包括自有資金、自籌資金、募集資金等。該項目土建環節已全部完工,部分數據中心用樓已交付客戶使用。
3、安森美收購意向被拒絕。此前,安森美半導體(Onsemi)首次表示計劃收購傳感器集成電路供應商Allegro Microsystems,並披露了一項包括債務在內的6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0億元)主動收購要約。3月6日,Allegro Microsystems拒絕了安森美69億美元的收購要約,稱該要約“不夠充分”。此前有消息稱,安森美近幾個月一直在與顧問合作收購Allegro。
4、逐際動力近期完成A+輪融資。具身智能機器人公司逐際動力近期完成A+輪融資,半年累計完成5億元A輪系列融資,多家老股東持續跟投。逐際動力成立於2022年,聚焦打造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並衍生包括雙足機器人等產品。逐際動力戰略產業投資人包括阿里巴巴集團、招商局創投、上汽集團旗下尚頎資本、蔚來資本、聯想創投、彼岸時代、納愛斯集團等;知名財務投資人有高捷資本、綠洲資本、明勢創投、峰瑞資本、南山戰新投等。此次融資將圍繞三大核心具身智能技術:本體硬件的設計製造、基於強化學習的小腦全身運動控制、具身大腦模型的訓練策略。
【科技財報觀】
京東2024年四季度收入實現雙位數增長。京東集團發佈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業績顯示,2024年,京東集團全年收入爲115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8%。第四季度收入爲347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4%,其中,商品收入同比增長14.0%,超出同期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增速,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0.8%,商品與服務收入均實現同比雙位數增長。全年淨利潤同比增長71%至414億元;全年經營利潤率從2.4%提升至3.3%。四季度,京東在帶電品類、日百品類上均實現收入同比雙位數增長,其中商超品類實現了連續四個季度的收入同比雙位數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