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學奧賽謝絕12週歲以下兒童參賽,已有多個教育部“白名單”競賽被叫停
2月13日,中國計算機學會連發3則通知,對主辦的CSP-J/S認證作出年齡限定,12週歲以下兒童將不能再參加此項軟件能力認證,全國中學生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的規則同此,從即日起實施。
2025年以來,教育部公佈的《2022—2025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中的44項活動已進行了諸多調整,一起來看——
CSP-S(中國計算機學會認證服務提供者-軟件能力認證)、NOIP(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以及NOI(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是目前國內最具影響力的三大信息學競賽,旨在選拔和培養具有較高編程技能和算法理解能力的青少年。其中CSP是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的一項全國性非專業級軟件能力認證,主要分爲CSP-J(入門級)和CSP-S(提高級)兩個等級,所有人都可以參加。此次中國計算機學會發布公告,對小學生參加CSP說不。
中國計算機學會在公告中表示,學習計算機科學有益於培養青少年的邏輯思維及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這需要一定的基礎和認知能力,並非越早越好。近年來參加CSP-J/S的小學生呈現低齡化的趨勢。小學生過早參加CSP-J/S對其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學習會產生負面影響,也不符合CCF組織該能力認證的初衷。另一方面,部分中學將小學生的CSP-J/S成績作爲升學的參考依據,將帶來嚴重的功利化傾向,會影響正常的教學和升學秩序。
爲此,中國計算機學會NOI競賽委員會、科學委員會作出決定,對參加CSP-J/S者的年齡加以限制:報名參加CSP-J/S的被認證者在當年9月1日(不含)需滿12週歲,包括第一輪和第二輪,參加NOI相關競賽的規則同此。
在發佈此次“年齡限定”的公告的同時,中國計算機學會還發布了另一個公告,表示近期發現個別在校在職NOI指導教師在校外機構參與有償培訓活動,並利用校內職務之便進行不當宣傳牟利,嚴重影響了NOI活動的健康發展。爲此CCF將強化對在校在職NOI教師的監督管理,對違反規定者將根據情節輕重,採取包括警告、取消NOI參與資格、通報所在單位及教育主管部門等在內的嚴肅處理措施。
中國計算機學會在另一則公告中,對NOI全國賽參賽資格做出補充規定,爲保障NOI競賽的公平性、規範性和嚴肅性,杜絕選手通過跨省轉學等不當操作獲取參賽資格,參賽選手在高中階段僅能代表一個省份參加NOI全國賽,即選手在高中階段首次參加NOI全國賽時所選擇的代表省份將作爲固定代表省份,之後不能更改。
另外,今年1月,中國科協辦公廳印發《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實施辦法(試行)》,在參賽對象、組織方式、賽制規則等方面進行了大幅改革。
一是在參賽對象上,重點面向15至24歲校內外青少年羣體開展。參賽對象按照年齡段分爲青年組(18至24歲)和少年組(15至17歲)。
二是在組織方式上,通過廣泛匯聚全國學會、地方科協優質賽事資源,打造青少年科技競賽矩陣。主要賽事內容包括關聯賽事遴選、參賽選手推薦、舉辦大賽現場活動。
三是在評價機制上,不再對選手創新作品進行評價,注重現場考察和客觀評價,着重考察選手知識應用、動手實踐、創新思維、批判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破除“一件作品打天下”現象,確保競賽公平公正。
四是在獎勵機制上,組委會設立“中國科協主席獎”,並廣泛聯合社會機構設立專項獎,爲獲獎選手提供後續成長支持,增強參賽選手的榮譽感和獲得感。
2022年,教育部公佈了2022—2025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的通知,共有44項競賽活動進入名單,同時明確競賽以及競賽產生的結果不得作爲中小學招生入學的依據和高考加分項目。
2024年1月,因存在私設子賽項、層層轉包、違規收費、管理混亂等突出問題,在社會上造成了惡劣影響,教育部撤銷“致敬英雄”全國青少年文化藝術創作主題教育競賽活動資格。
2024年12月,因主辦方聚焦重點任務、業務轉型,經請示主管部門同意,擬於2025年舉辦的第十六屆“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空天科技體驗與創新大賽暫停舉辦。
今年1月,2024—2025學年全國青少年音樂素養大賽、2024—2025學年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產知識大賽、2024—2025學年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3項競賽的主辦方發佈通知,競賽均暫停舉辦。
據悉,今年教育部將開展新一輪(2025—2028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的競賽申報及評審。
信息來源:教育部、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等
編輯:曹軼姍
校對:曹鉺
關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驚喜更多!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爲信息發佈平臺,如您認爲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