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家事分工影響生育率? 看南韓就知道
生育率示意圖,非新聞提及當事者。本報資料照片
一、時事掃描
二、命題趨勢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Claudia Goldin,研究主軸爲女性勞動,最受矚目的研究是避孕藥如何打開美國年輕未婚女性的職涯之路,其他研究包括:女性的薪資爲什麼低於男性、女性勞動參與和薪資變動、男女勞動參與和薪資差異等。此新聞的關鍵詞:家務分工與生育率、家庭支持政策、社會對女性的家庭角色期待、家務勞動等。
三、牛刀小試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Claudia Goldin,在2024年發表「嬰兒與宏觀經濟學」(Babies and the Macroeconomy)論文指出,部分國家生育率處於每位婦女約生育1.6個小孩之穩定狀態,但南韓、日本和義大利等國家則低於1.3個小孩。全球生育率最低國家--南韓,2023年生育率0.72%,低於出生替代率2.1%;南韓政府祭出補助金、增加父母假期和補貼托兒服務等政策,成效卻不彰;Claudia Goldin研究表明,因爲女性每天家務勞動時間高於男性3小時,即使是職業婦女,家務勞動仍超過承擔比例,因此形成「快速的經濟增長將民衆推向現代化,卻並未改變他們周圍結構。在南韓,家庭中的性別角色仍然停留在過去。」從Claudia Goldin的研究發現,造成南韓生育率偏低的主因爲何?
(A)嚴重失衡的家務分工型態
(B)政府未提出家庭支持政策
(C)兩性家務時差歸咎於停滯的經濟發展
(D)社會對女性家庭角色的期望產生變遷
答案:A
解析:由於女性家務勞動時間高於男性,遠超過其應承擔之比例,即使推出家庭支持政策(補助金、增加父母假期和補貼托兒服務),仍讓女性不願意生育。(B)政府有提出家庭支持政策,但成效不彰。(C)兩性家務時差歸咎於停滯的期待。(D)社會對女性家庭角色的期望停滯不前。
四、歷屆試題
某研究指出,與過去相較,男性願意承擔家務勞動的比例明顯上升;然而,雙薪家庭裡,女性仍是家務勞動的主要貢獻者。多數女性期待均等分工,但僅有薪資高的女性得以如願。根據上述發現,從關切性別平權的角度,下列推論何者最適切?(2023分科)
(A)人的精力有限,故市場勞動貢獻越多者越無法對家務勞動有貢獻
(B)職場的性別平等雖已充分落實,但家庭領域的性別平等仍待加強
(C)男性的性別平權意識已有顯著提升,但女性卻仍然受限於傳統觀念之束縛
(D)性平觀念雖普及,但雙薪家庭的市場勞動貢獻仍多立基於女性再生產勞動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