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的法律/大陸毒地風波 牽動臺商賣廠

中國大陸臺商處分廠房不動產最近雪上加霜,除了受大陸不動產景氣不佳影響外,最近更因江蘇地區爆發「毒地風波」,近期臺商在與潛在買方談判出售廠房時,常會被買方要求加入土地沒有受污染的保證條款,甚至要求在盡職調查階段就要開挖土地進行調查。

上海毒地風波是因2020年陸家嘴引入了英國雷丁學校,校方在辦理辦學許可證過程中,依環保局要求,對學校所在地進行土壤污染檢測,沒想到一測發現污染嚴重。

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進一步追查,發現蘇鋼集團七年前出售給上海陸家嘴集團的17筆土地,其中14筆遭檢驗出土壤致癌物超標,但現在已經有居民入住新建大樓,上海陸家嘴集團已對蘇鋼提告索賠人民幣100億元。

近期大陸工業廠房不動產屬於買方市場,買方與中介爲了壓價,除了強調現在大環境不景氣外,現在更有買家拿上述毒地事件借題發揮,要求盡調時檢驗土地,或是保留高額尾款作爲擔保。

不少臺商一聽到要檢驗土地就慌了,因爲當初臺商取得土地時也沒有檢驗土地,而且地下水如果受附近工廠污染自己也不會知道,臺商擔心萬一開挖檢測出問題,廠房不但賣不成,可能還要花大錢復原,因此臺商對買方開挖驗地或擔保的要求都不敢答應,最後爲了儘快出場只好降價給買方。

大陸市場的廠辦土地交易,大約每四個買家只有一個會提出檢測土地,除非臺商自身產業會產生有毒物質,不然真正有誠意的買家一般不會提土地污染問題,畢竟這麼多年也就只出了這一次事件,反倒是跟中介簽了獨家約,或是擔心驚動地方政府,只找少數買家來談的臺商,容易遇到這類借題發揮的買家,建議臺商萬一遇到這類買家不要慌,多找幾個買家來談,問題自然會解決。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兩岸商務與稅務服務合夥會計師段士良口述,記者苗珮瑩採訪整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