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香港走向一國一制 我方態度改變
香港「雨傘革命」後,北京當局不斷緊縮對香港的管控,香港的「高度自治」已遭侵蝕。路透
二○一七年,香港主權移交即將屆滿廿週年前夕,時任英國外交大臣強生於六月廿九日表示,香港未來的成功,取決於「中英聯合聲明」賦予香港的權利和自由。然當時的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卻迴應稱,「中英聯合聲明」作爲歷史文件,已不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
當時恐怕連北京當局都沒預料到,會隨「中英聯合聲明」成爲歷史的,還有香港曾經的特殊地位。最新變化是,臺灣公務員今後赴港澳,不論平假日及事由都要在行前通報及登錄。
九七前,英國治下的香港長期扮演着中國對外及兩岸聯繫的窗口。即便面對九七大限,世界仍給予香港不同於大陸的待遇。美國國會一九九二年通過「美國—香港政策法」,我立法院也於一九九七年三月通過「香港澳門關係條例」,臺美都給予港澳有別於中國大陸的特殊待遇。
然而在二○一四年「雨傘運動」,尤其是二○一九至二○二○年「反送中運動」後,北京當局不斷緊縮對香港的管控,甚至由中共全國人大制定「香港國安法」。
因認定香港的「高度自治」已遭侵蝕,川普二○二○年七月十四日即簽署行政命令,宣告香港不再符合「自治狀態」,撤銷給予香港的特殊待遇,香港出口商品需標示爲「Made in China」,關稅也與大陸相同。
此外,美國對香港出口「軍民兩用技術」或高科技產品,均依循對中國大陸的標準,同時取消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享有的美國法律與監管豁免。與此同時,臺灣政策法規對待港澳與中國大陸的差異也在不斷縮減中。
當世界的香港終於成爲中國的香港,逐漸走向「一國一制」,與大陸其他省份的差異愈來愈小時,彈丸之地的香港,還有多少特殊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