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史哲起手式遭炎上 應引以為鑑

臺灣高鐵董事長史哲 臺灣高鐵╱提供

史哲接任高鐵公司董座後,信誓旦旦說高鐵首要目標已非衝「量」,而是要翻轉受詬病的服務水準,他八月大動作宣佈將推動寧靜車廂及調整自由座措施,未料起手式就引發爭議,後續接連要推動超尖峰時刻指定自由座新規,史哲應引以爲鑑,配套措施應更完善。

高鐵公司因爲自由座亂象被外界諷刺「臺鐵化」戳到痛點,寧靜車廂政策過去討論已久,然憂心產生民怨遲未上路,史哲盼外界能看到他想爲高鐵提升服務的決心,上任兩個月就宣佈推出。

當時本報已提醒,可預見後續乘車糾紛將增加,需規畫好配套措施,然而,九月廿二日推出的寧靜車廂措施,剛上路就炎上,各種爭議持續延燒,一般乘客與帶孩童家長之間的隱形裂痕愈發擴大。

從高鐵推出寧靜車廂措施,製作圖卡及跑馬燈宣傳,再到發送「乖乖」零食安撫孩童等作爲,都顯示,高鐵滾動檢討卻沒做到點上,乘客及親子友善環境的需求仍被忽視。

對於史哲及高鐵來說,現階段重點應非過度着重宣傳車廂的寧靜文化,而是要尋找一般乘客與家長,在乘車體驗的平衡點,孩童搭車有許多不可控的情況,並非父母所願,但一般乘客也盼享有更好的乘車環境,配套措施需更加精進。

況且,高鐵明年還預計推出超尖峰時刻指定自由座新規,影響層面將從家長擴及到全面,後座力恐怕更甚寧靜車廂政策,面對現在的爭議,史哲應小心處理並引以爲鑑,避免成爲對立及厭童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