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軟銀注資 川普、陳立武雙贏

近期風雨不斷的英特爾獲軟銀決定注資廿億美元入股,對堅持留下晶圓代工部門的新任執行長陳立武而言,這不僅是即時雨,也是上任以來得到最好的助力,對提振英特爾軍心別具正面意義。

本月初陳立武才被美國總統川普點名應「立刻辭職」,之後他趕赴白宮與川普會談,如今傳出美國政府打算以「晶片補助換股權」,入股英特爾;軟銀也宣佈要入股英特爾。

究竟是軟銀主動抱川普大腿,還是在川普授意下注資英特爾?多位半導體業界人士分析,從時間點來看,應是後者成分居高,且由美國政府能掌控的企業注資英特爾,政府不需出資就能達到挽救純美系企業英特爾的業務,可以是一石二鳥之計。

軟銀注資廿億美元,對英特爾是「杯水車薪」,卻也是及時雨,何況軟銀具備雄厚的財務實力,又不會介入英特爾經營,應是陳立武最開心的事。

而從被川普點名下臺,到急赴白宮見川普後馬上獲得軟銀注資入股,也可看出被業界稱爲創投高手的陳立武是厲害的談判高手,成功以應保存英特爾這家「純美系」的半導體公司執行川普倡議的AI大計劃,讓川普態度大轉變。

以美國AI產業格局來看,英特爾當然屬重要環節,如今由軟銀挪出一部分資金投資英特爾,可說是合理的判斷與佈局,一方面符合川普的美國製造願景,同時某程度上也能在短時間緩解英特爾嚴重虧損的問題,對美國政府而言,無需動用到任何資金,應是相當樂見的發展。

軟銀是否可以透過廿億美元投資,讓自身或是集團旗下企業,成爲英特爾14A製程潛在客戶。以孫正義在全球科技產業的話語權來說,若要讓此次的投資帶來效益,協英特爾尋求潛在客戶,或說服其他AI晶片廠也分些訂單給英特爾,應是最有效策略,也纔會對臺積電帶來些許競爭壓力。

半導體業者表示,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已公開表示,只要是公平競爭,臺積電都不怕,因此這項入股案,短期內仍難撼動臺積電的領先地位,未來英特爾還是改變內部思維,纔能有所作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