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李洋個人魅力加分 運動部6大任務卻待檢驗

運動部長李洋(左)昨赴立法院備詢,在備詢臺上與行政院長卓榮泰(右)交談。記者餘承翰/攝影

卅歲「金牌部長」李洋上任將滿一個月,被稱我國史上「最年輕部長」,他以身作則推動全民運動的感染力高,最近親身投入新聞杯籃球賽、到高中體驗運動社團,展現親民的一面。個人魅力對運動部有正向加分效果,但上任提出的六大面向如何完全推動,仍有待時間檢驗。

運動部九月九日掛牌,李洋就任時宣告未來將着重六大面向,包括落實全民運動、整合競技運動結構與制度、提升臺灣舉辦國際大型賽會的能力與能見度、促進運動產業的商業發展、實踐永續與多元價值,以及投入青少年與基層人才培育。他上任後透過社羣分享上班前運動卅分鐘的生活、「揪」運動部政務次長鄭世忠一起運動,甚至率領同仁參加新聞杯籃球賽,推動全民運動算是十分有感。

體育班存廢和特定體育團體的改革是運動部被期待的推動內容,李洋上任一週就與專任運動教練協會會談,展現出運動部對專任教練和體育班的重視。身爲兩屆奧運金牌,李洋對特定體育團體想法很多,包括全面設立「運動員委員會」,增加選手和教練進入各協會,日前亞洲划船錦標賽選拔爭議,運動部主動出手讓協會道歉並補報名,這起風波暫時落幕。

運動部還設立「部長信箱」提供直接溝通管道,但也可看見民衆反映投書信箱卻石沉大海。年輕部長國會處女秀難免生澀,但運動部的美意能否有實質功效,應該儘快給國人答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