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柯粉「消風」考驗民眾黨凝聚力
民衆黨主席柯文哲涉入京華城容積率弊案遭羈押禁見至今,民衆黨昨天號召羣衆上街抗議司法不公,民衆拿着「押人取供」的手牌高喊要賴清德放人。記者邱德祥/攝影
民衆黨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案遭羈押將滿兩個月,臺北地方法院排定本週四開延押庭。民衆黨認爲柯被停押並不樂觀,定調長期抗戰、持續爲柯爭取清白。不過,司法案件審理曠日廢時,如何凝聚支持者仍是首要考驗,也是民衆黨最大難題。
民衆黨在九月八日啓動首場街頭開講,並在全臺各地啓動十二場全國宣講,後來又加碼七場戶外開講活動、廿四場客廳會與座談會,號稱由下而上遍地開花,當中也不乏國民黨人士到場支持。但隨着檢方辦案時間拉長,活動現場人數與線上觀看人次,也被發現有逐漸「消風」的狀況。
時間回到首場集結活動,儘管外界事前並不看好,但根據民衆黨統計,當天涌入超過兩萬名支持者,主持人也數度在臺上更新人數;對比昨天舉辦「賴政府搞什麼鬼」萬聖節集會活動,面對媒體數度詢問現場人數,民衆黨會後僅透過文字回覆,活動現場超過六千人,到場人數明顯遞減。
此外,民衆黨結束第一階段宣講活動,昨天定調爲輕鬆諷刺的活動,儘管支持者配合萬聖節活動畫上鬼妝、手持橘色與黑色氣球,也有人戴上柯文哲面具表達支持,整場活動主軸仍未跳脫宣講模式,並且持續將砲口對準民進黨政府,相關論述也並未讓人耳目一新。
柯文哲過去常說,朋友要多敵人要少,要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如同民衆黨在國會扮演關鍵少數,強化在野勢力共推福國利民法案。隨着柯文哲被羈押日久,支持者信心似見動搖;如何增加友軍、拉長戰線,考驗民衆黨決策階層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