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川普關稅大棒子 逼人去啃紅蘿蔔
美國對等關稅的大限近在眼前,各國都加緊腳步希望能儘快與美國達成共識,除了歐盟點頭答應在二○二八年前購買七五○○億美元的美國能源,並投資美國六○○○億美元,日本和南韓幹脆被要求送錢到川普手上。他們都在談判的過程中見識到美國總統川普獅子大開口的嘴臉。
日本承諾給美國五五○○億美元的投資基金,南韓喊出三五○○億美元的價碼,但顯然並沒有滿足川普的胃口,南韓總統李在明不得不計劃在二週後,捧着錢來與川普舉行雙邊會談;至於金額是多少?美國放在李在明眼前的是一張空白支票。美國對南韓索求無度?美其名是貿易談判,難聽一點則接近勒索。
川普以各國重要的產業爲談判籌碼,瞄準包括汽車、藥品的產業,要求各國讓利解套,近乎「無賴式」地喊價,既要徹底打開對手市場,又要零關稅,還要美國發大財,擺明是說:我全都要!這樣的貿易屠宰場,看在臺灣眼裡,無疑是不寒而慄。
據瞭解,我國與美方的貿易談判系統交涉過程良好,但無論雙方談判代表之間多有共識,終究還是得過川普那一關:川普纔是最終拍板的人。就像日本提出四○○○億美元的投資基金,最後卻被川普再加碼一五○○億美元;川普的不按牌理出牌,纔是談判的可怕之處。
川普日前送出關稅通知函後,原本臺灣還抱持樂觀的態度,認爲臺灣的關稅落點有可能優於日、韓,沒想到這都只是川普「交易的藝術」,企圖用高稅率加速談判進度、威脅各國妥協。標準的川普式談判,如果棒子不夠大,就拿出更大的棒子,逼人去啃難吃的蘿蔔。
各國的殷鑑不遠,無論代價多少,臺灣自然希望在最後一刻達陣,否則拖至八月一日之後,只會更顯弱勢,淪爲美國恃強凌弱的對象。
而在全世界上完這場關稅震撼課之後,或許該思考的是,未來該如何面對這樣不守規則,也不講情面的川普?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