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親美去中兩頭空 臺小心被雙殺
民進黨政府積極配合美國「抗中」,如今面對川普政府強勢對臺課徵關稅,卻只能啞巴吃黃連。(路透)
民進黨政府執政以來,不論在經濟、貿易等層面,積極配合美國「抗中」,甚至把臺美關係史上最好當成政治宣傳口號,過度傾向美國押寶;如今面對美國川普政府強勢對臺課徵32%關稅,卻只能啞巴吃黃連,加上大陸打壓臺灣加入國際相關區域經貿組織,臺灣恐面臨雙殺兩頭空的局面。
臺灣爲減少對大陸貿易依賴,前總統蔡英文任內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供應鏈上積極「去中化」,與此同時,持續強化與美國經貿互動,臺灣對美國出口比重持續提高,去年對美出口佔比已達23.5%,今年預估將超過25%。
反觀對大陸貿易比重,在兩岸關係未見改善下,已由疫情前43.9%高峰,今年1月已降至27.7%,而美國正逐步取代大陸,成爲臺灣出口最大地區,但這也讓我對美貿易順差規模擴增,終成川普眼中的「不公平」貿易,也成爲川普對等關稅揮刀對象。
川普現在的政策,如同美國老羅斯總統內任推動的「巨棒外交」,外國只要聽話,就有好處,否則就是懲罰。正因如此,民進黨政府僅表示會提出3大不合理處,持續與美國交涉。
相對過去大陸只要對臺灣有貿易相關動作,民進黨政府總是會強力批評譴責,這次面對美國大幅提高對臺課徵關稅,就像小媳婦一樣不敢大聲批評,前後態度差距大。
學者何志勇提醒,臺灣執政黨應該要跳脫「臺美關係史上最好」的政治宣傳, 務實思考如何分散在美國市場佔比,並努力進入區域經濟整合的「板塊」,但後者又維繫於兩岸關係的化學變化。否則,一旦兩頭都落空,臺灣就會被「雙殺」了。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臺灣夾在中美兩強之間,政府應該要廣結善緣,更何況美中是全球兩大經濟體,儘管兩岸局勢複雜,但擱置爭議,讓經濟歸經濟,也是積蓄臺灣應對川普對等關稅談判籌碼,否則一昧親美、友美,在川普高舉美國優先下,臺灣恐小心兩頭都落空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