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寄情川普 賴不如扮和平先驅者
臺海安全根本無需假手他人,賴清德總統若能自己邁出第一步,或許就能扮演好和平的先驅者。(趙雙傑攝)
外界關注賴清德總統在雙十國慶談話內容之際,他在接受美國廣播節目專訪時說,若川普能夠讓習近平永遠放棄對臺發動武力攻擊,川普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此話也透露出賴清德對兩岸和平的態度,但臺海安全根本無需假手他人,賴總統若能邁出第一步,或許就能扮演好和平的先驅者。
蔡英文執政,兩岸陷入冰點,賴政府屢次透過特殊的歷史詮釋,將兩岸關係推向戰爭邊緣,賴此刻透過美媒喊話,希望川普居中協調,讓大陸放棄武統,真實目的無非希望拉攏川普陣營、凝聚美臺合作力量。
川普務實,任何地緣政治考量完全以美國利益優先,若能在「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路上,讓他拿下一座諾貝爾和平獎,自然是錦上添花,不過,臺海能否維持和平,並不是川普說了算,關鍵更在兩岸領導人能否打破僵局。
賴清德一再強調在對等、尊嚴前提下,樂意跟對岸談判,過去也曾說要和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吃蝦仁炒飯配珍奶,但他上任至今,對內打壓陸配、藝人、異議者,凡與民進黨兩岸論述意見不同者,動輒搬出《國安法》嚴辦。
連兩岸交流最單純且直接的觀光,賴政府也遲遲不願鬆手,「雙城論壇」更因中央掣肘、放任側翼渲染造謠,被迫延遲舉辦。
過去兩岸關係和緩並非藉助外力;從蔣經國開放探親、馬英九推動ECFA,每次都是臺灣先釋出善意,再迎來對岸同等回報,如今賴政府一邊緊縮兩岸官方與民間交流,一邊向川普喊話求援,想搞兩手策略顯然弄錯方向。
賴清德多次重申積極推動「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以維護臺海的和平穩定,就應該以實際行動營造兩岸對話契機,減少擦槍走火引爆戰事的風險;與其坐等讓川普拿諾貝爾和平獎,賴總統手中就握有最佳的條件,否則以川普務實外交手段,臺灣恐怕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