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接軌國際 外銀引進新競爭模式
往好處看,透過外銀引進新的商品與靈活運營模式,一來可以刺激國內業者,提升積極性加速產品的開發,二來臺灣連結亞洲與全球資本市場的全新格局,也可鋪展開來。
外銀在臺灣深耕的區塊之一就是財富管理業務,由於母集團強大資源與專業團隊的支持,在產品的獨特性、多樣化,或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與精準剖析方面,皆交出令人稱羨的成績單,尤其靈活運用全球平臺,導入創新金融工具與客製化解決方案,持續拓寬臺灣財管市場深度與廣度。
根據外銀主管的說法,外商金融業者拚進亞資中心最大優勢,正是集團長年累積的財富管理專業與全球佈局經驗,可針對高資產客戶需求,進行更精準的產品設計與服務佈局。
高資產客戶需求日益精緻與多元化,本土大型金控集團的優勢是憑藉旗下壽險、證券、銀行等子公司的一條龍整合模式,可展現極高的業務效率。亞資中心運作以來,金控平臺強大的內部整合機制,確實使其在財管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相較之下,這項優勢爲外銀所欠缺,因此更需要展現靈活應變的戰略眼光,以策略聯盟與跨域合作做爲破局之道。以渣打銀行爲例,與合作逾25年的保誠人壽,領先同業於高雄專區聯手推出「保費融資」服務,協助高資產客戶在實現投資效益的同時,保有資金運用的彈性。
值得注意的是,個別外銀在資本市場的多元領域上,陸續進行佈局,並與不同產業、機構建立穩固的合作伙伴關係。亞資中心這個大平臺,將成爲其推動跨業聯盟戰略的練兵場,把這本分散的合作關係轉化爲有組織、有節奏的「團戰模式」。
從財富管理業務切入的亞資中心,其實沒有如此的狹義,他提供了多元化的試點功能,從產品的排列組合到結合產業的結構性整合,一連串具前瞻性的金融創新蓄勢待發,臺灣金融市場有機會引爆一場前所未有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