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海外董事會 臺積美國佈局3情境

臺積電成立37年以來首次在美國舉行董事會,適逢美國總統川普準備對臺出手加徵晶片關稅的前夕,高層赴美不會只是參加董事會,也會私下與川普陣營的關鍵人物探詢美方動作。(美聯社)

臺積電成立37年以來首次在美國舉行董事會,適逢美國總統川普準備對臺出手加徵晶片關稅的前夕,高層赴美不會只是參加董事會,也會私下與川普陣營的關鍵人物探詢美方動作,不過川普在競選前到當選後不斷強調「美國製造」,因此各界都預期擴大在美佈局的大勢不可違。

美國副總統範斯在2025年巴黎AI高峰會指出,未來將確保強大的AI系統在美國製造,使用美國設計以及製造的晶片;該言論讓英特爾、格羅方德應聲上漲;因此情境1預期,在亞利桑那州可能會擴建第4座晶圓廠,或者先進封裝廠,以呼應美國製造。

情境2是亞馬遜旗下AWS日前公佈財報,財測不如市場預期,AWS坦言是因爲晶片的供給有問題,如所需的晶片都能保證取得,AWS營收將顯著成長,在此情境下,爲了確保美國客戶需要,可能顛覆以往先下訂再擴產的規則。

過去蘋果曾要求包下產線,以增加晶片供給,但被臺積電拒絕,主要是晶片需求有其淡旺季,如果淡季沒有產能填補將承受重大損失;但是在華府「美國製造」的要求下,臺積電可能被迫轉向滿足所有美國客戶需求的「非理性擴產」,在淡季時再自行想辦法填補產能。

第3個情境則是技術授權,美國最具代表性的晶圓公司英特爾持續被晶圓廠拖累,在政治正確的態勢下,英特爾的爛攤子不會讓臺積電的人接手,而是可能利用關稅手段要求臺積電技術授權10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技術,以協助英特爾提高現有的良率,脫離龐大資本支出的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