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幣再貶破30元!外媒預測已觸谷底 2大原因曝光

新臺幣今貶值。(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最新公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高於市場預期,市場對9月大幅降息的樂觀情緒降溫,美元指數因此重新站上98元大關。受此影響,臺灣匯市今(15)日再現波動,新臺幣兌美元貶破30元整數關卡,最低觸及30.064元,貶值7.6分,午盤暫以30.048元價位作收。

匯市疲弱並非新臺幣獨有,美元走強使亞幣紛紛走貶,日圓最低貶至147.86,韓元觸及1391.32,離岸人民幣一度跌至7.1823價位。

美國財經媒體預測,新臺幣或許已接近短期谷底,原因包括季節性資金外流壓力減輕,以及壽險公司可能增加美元避險部位,新臺幣在今年底前仍有機會再次挑戰29元關卡。

觀察三個月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換匯點已漲逾600點,顯示臺灣壽險業者的美元避險成本下降,將可能吸引其加大NDF避險操作,若壽險公司積極佈局避險,將對新臺幣匯率形成額外支撐力道。

此前,美國就業數據公佈後,市場對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美元承壓走弱,與臺灣現金股利發放高峰期資金外流潮逐漸結束,均爲新臺幣止貶提供條件。過去一個月新臺幣兌美元已累計貶值超過 2%,在亞洲貨幣中表現落後。

外匯專家李其展在臉書發文指出,新臺幣一早貶破30大關,再創近兩個半月新低,後勢關鍵要看今晚美國零售銷售數據,如果月增1%以上,代表民衆也提前消費,可望給予美元更強的助益,反之若數據不佳,可能又會讓新臺幣壓回到30元以下持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