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幣飆升 卓榮泰:尚未達不可控狀態

臺北外匯市場新臺幣兌美元2日收盤收31.064元,飆升9.53角,成交金額22.48億美元。國民黨立委羅明才下午質詢時對新臺幣升值議題提出憂慮,擔憂是否受「壓力」而急升。卓榮泰迴應,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答詢時提到,長期來看,臺灣是個匯率穩定的國家,也沒有強力操縱匯率,就交由市場機制,「目前我們也沒有受到任何壓力,對貨幣有任何升值的壓力」。

卓榮泰說,但依照美元的走向,美元比較疲軟,這個趨勢反映出關稅貿易政策的調整過程當中,各國都還在調適。不過他也知道,新臺幣這樣的升值對國內出口產業會造成相當大的衝擊,因此政府才提出產業支持方案,希望從各方面幫忙產業度過這次的衝擊。

卓榮泰說,現在面臨的狀況有在政府的判斷當中,但是並沒有發生到不可控的狀況。立委追問是否有來自美方的壓力?卓揆重申,楊金龍先前在立院已經正式答覆,「我們沒有接到任何(壓力)」,他自己是認爲,股匯市的穩定是政府必須要有一番作爲的,所以從4月初到現在針對股市穩定有一套作爲,但匯率受國際情勢影響很大,現在是持續的觀察。

卓榮泰說明,央行並沒有在行政上去幹預匯率太多,因爲我國不是一個政治干預貨幣的國家,還是依市場機制,但是政府的關心和業界的問題要連結在一起,這個是政府的責任。

立委提醒,我國外匯存底美債佔比高,萬一新臺幣升值突破27元,未實現損益會變得很大很大。卓榮泰坦言,有些金融機構過去對美債的購買,目前正遭受立委所說的狀況,嚐到這樣一個結果,也在做一些體質上的調整,而國家更應該及早因應。至於民營機構,他們長期追求穩定的獲利,所以購買各國比較安定的公債,是他們的選項之一,「我想各國都會現在有一些基本上避險的思考,這個需要時間慢慢來調適」。

卓榮泰續指,任何國家的貨幣若在短期內快速貶值,對任何國家的財政都不是隻有好處而已,而是會帶來很多後遺症,相信各國政府都會有自己一套避險、安定匯率的措施。他也很關注過去日本「廣場協議」之後造成日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因素,但目前來看,臺灣沒有感受到任何壓力,對於世界上普遍性的狀況,政府還在觀察後續的發展。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亦關切,央行何時纔會出手穩定匯率?卓榮泰說,還是要持續觀察國際貨幣市場情勢。央行定時都會向行政院與總統賴清德報告我國整體經濟情形,針對這兩天的變化,或許下週央行就會提出一份報告,如果沒有的話,他也會主動請央行說明。

至於若新臺幣兌美元價位突破27元,卓榮泰直言,這對產業的調適能力應該是很大的衝擊,但現在政府沒有做這樣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