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打包胎盤」回家吃!打成冰沙 贊防產後憂鬱

▲英國一名媽媽分享自己吃胎盤的經歷。(示意圖/CFP)

記者王佩翊/編譯

英國一名女性認爲食用胎盤能夠預防產後憂鬱、減緩出血,甚至改善缺鐵問題,因此在生產前特地和丈夫買好保冷袋,要將胎盤打包帶回家。儘管分娩過程混亂不已,但她的丈夫仍不忘要求醫師讓他們把胎盤帶回家。事後,她更將胎盤分次加入冰沙中攪拌服用。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英國女子朱迪吉布森(Jodie Gibson)在看到英國DJ卡爾文哈里斯(Calvin Harris)在IG上曬出未婚妻維克(Vick Hope)服用胎盤膠囊的照片後,分享了自己「吃胎盤」的親身經驗。

朱迪說,她32歲懷第一胎時,從產前課程中首次接觸到「食用胎盤」的概念。雖然沒有明確科學證據,但有說法認爲這樣做能減緩產後憂鬱、促進止血,包含山羊、牛、馬以及狗等許多動物也會在生產後吃掉孩子的胎盤,因爲這是一種非常優良的營養來源。

她坦言自己被吸引,畢竟剛生產完身體很虛弱,若能有任何方法讓育兒初期舒適一些,她都值得一試。她以前甚至曾花了400英鎊(約新臺幣1.5萬元)購買含有羊胎盤成分的乳霜。經由助產士介紹,她找到一名提供「胎盤膠囊製作」的人,只要花150英鎊(約新臺幣6千元)就能協助產婦將胎盤製成膠囊與滴劑。

朱迪原本打算在家自然分娩,但是羊水破了之後,卻發現有胎便,因此被緊急送往醫院催生。當時生產過程混亂,但她突然想起胎盤計劃,於是就在住院前連忙跑去買了保冷袋,想把胎盤帶回家。

分娩期間,陪產的丈夫也不忘要求婦產科醫師將胎盤留下。而她的丈夫則連忙將胎盤帶回家,放進冷凍庫保存。生產結束的朱迪感到極度虛弱,她想起以前曾經讀到過,胎盤富含幹細胞,有助於女性身體在產後自我修復,於是她連忙請丈夫回家拿胎盤,並和其他冷凍水果一起打成冰沙,讓她喝。

沒想到隔天她的情況很快就好轉,出血減少,雖然不確定是否是心理作用,但隔天就能出院了。儘管她曾一度懷疑,自己當初生產時打的催生藥物,可能會殘留在胎盤裡,但她仍在產後復原期間持續服用胎盤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