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發展持續經營業務由盈轉虧 未來重點降負債

本報記者 陳婷 趙毅 深圳報道

近日,新世界發展(0017.HK)發佈2025上半財年(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六個月內)業績,公司收入約167.89億港元,核心經營溢利爲44.16億港元。報告期內,新世界發展持續經營業務虧損約57億港元,2023年同期盈利約15.43億港元;股東應占虧損約66.33億港元,2023年同期股東應占溢利5.02億港元。

新世界發展方面表示,虧損主要由於過去六個月市場宏觀因素的快速變化,以及報告期內缺少2023年同期總計19.51億港元的固定利率債券贖回和轉撥投資物業的一次性收益。

近年來,新世界發展致力降低公司的財務槓桿。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債務及總債務較2024年6月30日分別減少94億港元、51億港元。《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黃少媚在業績會上提出將全力推行“七招減債”策略,未來以減低負債爲首要任務。

內地合約銷售額75億元

新世界發展主要從事物業開發、物業投資及酒店和其他策略性業務的投資及營運。目前,物業開發業務是新世界發展最大的收入來源。

業績公告顯示,2024年下半年,新世界發展的物業發展收入爲83.7億港元,其中,內地物業發展收入66.4億港元。報告期內,內地整體物業合同銷售金額爲人民幣75億元,合約銷售面積約32萬平方米,均價在2.36萬元/平方米以上。分地區來看,南部地區(即粵港澳大灣區)的貢獻最大,銷售額佔比接近60%,主要來自廣州的5個項目。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新世界發展在內地未入賬的合約銷售總收入約83億元,將於2025下半財年及2026財年入賬。

報告期內,新世界發展內地項目竣工總樓面面積約78.4萬平方米,主要位於大灣區,預計2025財年內地項目竣工量將達到88.4萬平方米。與此同時,公司在內地物業投資收入達9.44億港元,主要項目的整體出租率表現穩健。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新世界發展在內地持有土地儲備總樓面面積(不包括車庫)約299萬平方米可即時開發,其中約174萬平方米爲住宅用途。公司核心物業開發項目主要分佈於廣州、深圳、佛山、武漢、上海、杭州、北京及瀋陽等城市,核心項目總樓面面積約246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項目約128萬平方米。

新世界發展方面對記者表示,內地推出多項“止跌回穩”、惠及房地產發展的政策,帶動重點城市優質低開熱度攀升。“公司將繼續推售重點項目,包括廣州凱旋新世界、新世界天馥、耀勝新世界、瀋陽悅景、杭州望江新城,以及位於深圳龍崗、西麗等項目,有信心可以取得理想的銷售成績。”

頭頂超1200億港元債務

記者獲悉,截至2024年年末,新世界發展內地業績已完成原全年目標(110億元)超七成,公司因此決定上調全年目標至140億元。與此同時,公司將在2025下半財年繼續出售非核心資產,以加快資金回籠。

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新世界發展一直在積極出售非核心資產,作爲其去槓桿化策略的一部分。2024年以來,公司多次出售旗下資產。2024年6月,新世界發展出售天得發展有限公司30%股權,作價約14.41億元;當年9月,新世界發展以總價格約6000萬港元出售5家主要運營管理K11品牌物業及其他相關業務的公司;2024年11月,新世界發展出售NEW WORLD SPORTS DEVELOPMENT LIMITED全部股權及轉讓相關待售貸款,代價約爲4.17億港元,該交易涉及的資產爲香港啓德體育園。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新世界發展持有現金及銀行存款約218.58億港元(其中有限制的銀行存款約4.4億港元),綜合債務淨額約1246.3億港元,債務淨額與權益比率爲57.5%,較2024年6月30日增加2.5個百分點。

據黃少媚透露,公司以減低負債爲首要任務,將全力推行“七招減債”策略,包括積極出售發展項目;積極出售非核心資產;釋放集團持有農地價值;提高租務回報、增加經常性收益;精簡成本(減少資本支出及營運支出);暫停派息、保留現金;進行積極的財務管理。“下半財年將通過項目回款及資產處置有望進一步充實流動性。展望未來,公司將聚焦地產本業,持續推進業務發展。同時,持續改善公司現金流,積極管理財務,妥善處理債務。”黃少媚表示。

業績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新世界發展的借款總額約1464.88億港元,其中322.09億港元需在12個月內償還。

(編輯:趙毅 審覈:童海華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