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最青-未來五年 寵物紀念物規模有望快速擴大
圖/本報資料照片
當毛孩不再只是寵物,而是家庭的一份子,告別的方式也變得更加細膩與充滿情感。近年來,臺灣掀起一股寵物紀念「信物」風潮,從飾品、琉璃到藝術雕像,各種形式的紀念品不僅撫慰人心,也形成一個充滿潛力的新興市場。
2024年,臺灣的寵物紀念品市場呈現穩健成長趨勢。觀察指出,年輕世代飼主對寵物的情感投入遠超以往,尤其在面對「最後旅程」時,更願意投入心力與金錢,透過設計精緻、富含意義的紀念品,延續與寵物的情感連結。在這波情感經濟中,ViViGreen、Ciao等品牌逐漸建立市場地位,其中,ViViGreen主打高端訂製路線,將寵物的骨灰製作成項鍊、手鍊等飾品。
這類產品不僅具備藝術與設計價值,更是飼主心中難以取代的情感信物。ViViGreen總經理羅晉資表示:「這是一個兼具情感與商業價值的行業,我們希望讓每位飼主都能透過獨特的紀念飾品,思念他們最愛的毛小孩。」
這股風潮背後,反映的是一場關於世代觀念的變化。ViViGreen觀察指出,目前信物消費主力年齡層落在爲30至50歲,其中女性佔比高達9成,許多客戶與寵物相處超過十年,情感深厚。
另一方面,20至40歲的年輕世代則展現出更開放的態度,不排斥將骨灰保留在家中,反而追求「陪伴式紀念」,例如將骨粉製成貼身飾品隨身配戴。
羅晉資提到,「曾有客人希望把紀念物做成項鍊形式,因爲項鍊最靠近心臟。」簡單一句話,道出年輕人對情感連結的高度重視,也讓品牌在溝通上更具溫度與敘事力。
隨着消費者對紀念方式的感性需求提升,產品的設計與質感也成爲重要因素。許多年輕人對廉價感產品完全無法接受,因此,「珠寶級工藝」與「乾淨透明」的產品體驗,讓紀念也能成爲一種風格與品味的展現。
羅晉資認爲,未來五年內,寵物紀念品規模有望快速擴大。當告別不再只有眼淚,而是透過設計與工藝延續愛與記憶,寵物信物不僅是紀念的載體,更是一種療愈與重生的過程。在這條結合情感、藝術與商機的新道路上,寵物紀念產業正重塑人類與毛孩的最後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