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新詮釋!大改款Audi A5 Sedan 試駕體驗

Audi A5 Sedan TFSI 150 kW S line 運動版。 記者趙駿宏/攝影

這幾年在經歷了電動車的衝擊與趨緩後,各家車廠無不反覆的更改策略只爲在市場上找尋未來的方向。作爲德國豪華品牌三巨頭之一 Audi 雖起步算早,但也佔不到太多便宜。新世代的 A5 便是在電車與油車的命名權衡下與所誕生的車款。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但說穿了,最早的 A5 車系也就是在 B8 世代 A4 下所衍生出來的轎跑車款,如今電車來襲、轎車市場式微雙重夾擊下,將車系整並倒也不是什麼壞事。這次 B10 世代的 A5 更是全新開發燃油平臺 PPC 的首款車型,Audi 對它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而臺灣奧迪這次也導入了 2.0 TFSI 110kW、2.0 TFSI 150kW 與高性能 S5 三種動力設定,建議售價自新臺幣 217 萬元起。

本次試駕的TFSI 150 kW S line 運動版屬於中階版本,採用縱置前驅設定,並沒有配備 quattro 四輪傳動系統。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成熟的 Sport Sedan 設計

全新 A5 保留兩種車身形式 Sedan 轎車與Avant旅行車。Audi 旗下受歡迎的旅行車 Avant 自不必多說,Sedan 車型也保留了過往 A5 Sportback 的斜背開啓風格,讓喜歡轎車流線車體的人也能享有更便利的後廂空間。

爲塑立合併車系後的全新形象,新 A5 將車格尺碼放大到了4,829 x 1,860 x 1,444 mm之譜,無論長、寬、高都要比前一代更爲升級,甚至要逼近 A6 的程度。

A5 車格尺碼放大到了4,829 x 1,860 x 1,444 mm。 記者趙駿宏/攝影

Audi 在車體設計語言上的轉變,在全新的 A5 上展露無遺。相較於上一代棱角分明的剛硬線條,新款 A5 增加了更多圓潤流暢的肌理筆觸,改爲與車體齊平的隱藏式車門把手,同時取消無窗框的設定。本次試駕的TFSI 150 kW S line 運動版,儘管有 S line 外觀套件加持,在水箱罩的蜂巢造型和前後保險桿處依然保留了運動化的點綴。但整體而言,A5 給人的感覺已從一位鋒芒畢露的年輕小夥,蛻變爲一位穩重沉着的紳士。

即便有 S line 套件的加持 新 A5 仍舊流露出一股成熟風采。 記者趙駿宏/攝影

比起上一代車型,新 A5 整體設計與線條都圓潤不少。 記者趙駿宏/攝影

S Line套件的 A5 都配備 245 / 40 R 19的圈胎組合。 記者趙駿宏/攝影

Audi A5 的雙出排氣尾管是「真實的排氣管」,並不是裝飾用的尾飾管,值得讚賞。 記者趙駿宏/攝影

此外,Audi 引以爲傲的車燈技術,讓 A5 全車系都標配 Matrix LED 矩陣式頭燈,與先前登臺的 Q6 e-tron 一樣,都有8組日型燈光型變化可挑選。車尾貫穿式的 LED 尾燈也並非是平面式設計,燈殼向外突出呈現立體感,未來若是直接將尾燈做成尾翼的形式也是可以期待的。當然,更絢麗的Digital OLED 2.0尾燈目前可就得買到 S5 等級才能享有。

A5 全車系都標配 Matrix LED 矩陣式頭燈。 記者趙駿宏/攝影

有8組日型燈光型變化可任意選擇。 記者趙駿宏/攝影

立體燈殼的貫穿式 LED 尾燈,頗有電動車的感設計感。 記者趙駿宏/攝影

嶄新數位化座艙

走進車內,座艙的全面更新也是 A5 的亮點之一,採用全新E³ 1.2 電子架構,整合 11.9 吋數位儀表與 14.5 吋中央 MMI 觸控螢幕,也就是先前在 Q6 e-tron 上看到的那一套座艙,未來都陸續會在 Audi 新世代車型中登場。

座艙整合 11.9 吋數位儀表與 14.5 吋中央 MMI 觸控螢幕,可選配10.9吋副駕螢幕。 記者趙駿宏/攝影

A5 也首次全車系配備 S 運動化多功能平把方向盤。 記者趙駿宏/攝影

全新世代 11.9 吋數位儀表,資訊完整但並無華麗的樣式選擇相當可惜。 記者趙駿宏/攝影

但與 Q6 e-tron 全面標配10.9吋副駕螢幕不同的是,A5 同樣得要到 S5 等級才爲標準配備,一般的 A5 則得要花上 4 萬元才得以選配。副駕螢幕基本上與中控螢幕功能相同,可觀看YouTube以及使用MMI系統認可的App,甚至也能在上頭玩App遊戲。

10.9吋副駕螢幕要到 S5 等級才爲標準配備,一般的 A5 則得要花上 4 萬元才得以選配。 記者趙駿宏/攝影

10.9吋副駕螢幕可以使用App管賞影片,甚至還能玩遊戲。 記者趙駿宏/攝影

中央14.5 吋螢幕整合許多功能,包含三區恆溫空調系統、車身動態設定、燈型調整、Audi connect等,同時支援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更標配原廠 3D 導航系統,其實該有的功能幾乎都標配。

中央14.5 吋螢幕功能相當完整。 記者趙駿宏/攝影

中央14.5 吋螢幕支援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 記者趙駿宏/攝影

A5 全車系標配原廠 3D 導航。 記者趙駿宏/攝影

360 度環景輔助系統也是標準配備。 記者趙駿宏/攝影

與 Q6 e-tron 相同,大燈的開關與記憶座椅控制,同樣使用觸控面板整合在後照鏡調整的按鈕上。雖然是個創新的位置,但畢竟設計在扶手處,在開關門時務必小心千萬別誤觸了。

頭燈控制、記憶座椅按鈕和後照鏡調整鈕整合至扶手上。 記者趙駿宏/攝影

A5 的內裝質感其實要比先前Audi發表的新車有感提升。 記者趙駿宏/攝影

試駕車款更選配要價 8.1 萬元的 MMI experience pro升級套件,包含HUD擡頭顯示器、B&O 3D 環繞音響系統、互動式氛圍燈和高功率 USB-C 前後充電孔。讓車室內無論是駕駛還是乘客的體驗都加分不少。

選配的HUD擡頭顯示器,能同步顯示多車道輔助和導航功能。 記者趙駿宏/攝影

B&O 3D 環繞音響系統。 記者趙駿宏/攝影

另外,選配的可調光式全景天窗也是一大亮點,使用 PDLC 電致變色技術,可以控制玻璃的透光,除了全透與不透光外,還有類似百葉窗的透光設計可用,再也不用多一層實體的遮陽簾開關。

可調光式全景天窗,圖爲遮光模式。 記者趙駿宏/攝影

可調光式全景天窗,圖爲透光模式。 記者趙駿宏/攝影

可調光式全景天窗,圖爲百葉窗飾的透光樣式。 記者趙駿宏/攝影

值得嘉許的是本次臺灣奧迪導入的 A5 全車都採用有 S 徽飾的跑車化座椅,根據車型等級差別有Cascade 環保材料與Dinamica / 真皮的分別。

A5 全車都配備 S 徽飾的跑車化座椅,根據車型等級不同,面料材質也不一樣。 記者趙駿宏/攝影

至於後座部分,即便有第三區空調相當舒適,但爲了 quattro 系統的傳動軸,即便是前驅車型,中央突起還是相當高聳,也是相對無解的難題。但得益於加高的車高,後座頭部空間有所改善,不過相比之下,車長雖增長更多,但膝部空間卻未有明顯提升,着實可惜。

後座膝部空間沒有特別增加,但頭部空間倒寬敞不少。 記者趙駿宏/攝影

雖然有第三區恆溫空調,但爲了給四傳車型傳動軸通過的中央隆起依然高聳。 記者趙駿宏/攝影

新世代 A5 將 Sedan車型導入過往Sportback的尾門設計其實相當值得嘉許,不僅保留轎車流線車尾設計,更在後廂創造出更多可利用的空間,兼具美型與機能。Sedan在後座未倒平狀態下有 445 公升,倒平後可達 1,299 公升之譜。

A5 將 Sedan車型使用連擋風玻璃一起掀起的Sportback尾門設計。 記者趙駿宏/攝影

Sedan在後座未倒平狀態下有 445 公升,倒平後可達 1,299 公升之譜。 記者趙駿宏/攝影

Sedan在後座倒平後容積可達 1,299 公升。 記者趙駿宏/攝影

EA888 Evo5 新世代動力奧援

雖然目前 Audi 最新品牌策略,將不再於車身上標註數字,因此從外觀上便無從得知這輛車的搭載哪種動力,反映其設計語言與品牌視覺的新方向。但其實就內燃機車款而言,消費者們對於動力系統還是十分關注的。

試駕車 TFSI 150 kW S line 的動力設定爲 204 ps / 340 Nm。 記者趙駿宏/攝影

除了 S5 之外,全新 A5 全車系都搭載了代號 EA888 Evo5 的 2.0 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這也是 VAG 集團中首次在臺灣引進並搭載此款 Evo5 引擎的車型。

Audi A5 是臺灣首輛搭載 EA888 Evo5 引擎的車款。 記者趙駿宏/攝影

本次試駕車款爲動力輸出較大的150kW版本,官方額定數據爲204 ps / 340 Nm,以現今2.0T車款來說算中規中矩。但實際上路踩踏後發現,透過高壓燃油噴射、機油泵、可變進氣渦輪與縮短進氣路徑等諸多調整,即便是車重近1.7噸的 A5 Sedan 也不會有重拖的情況發生。搭配上S-tronic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的效率,動力銜接相當順暢。

雖說動力數據不高,但搭配上S-tronic七速自手排的效率傳遞仍屬上乘。 記者趙駿宏/攝影

整體來說150kW版本動力輸出顯得線性,若要期待如 Golf GTI 那樣有什麼猛爆性的體感那是癡人說夢。但重踩之下的爆發力可遠比過往相同輸出的EA888好上不少。不過相對起良好的線性動力輸出,在煞車部分腳感稍嫌軟了一點,若只是單純都會通勤、載人等倒是還好,挺舒服的;但若想激烈操駕就必須多注意煞車時的力道分配了。

雖說150kW版本動力線性,但重踩時的爆發力依然相當有勁。 記者趙駿宏/攝影

運動化質感 舒適乘坐享受

除最入門TFSI 110 kW advanced進化版外,其餘 A5 皆標配S sport運動化懸吊系統。這套懸吊得益於 Audi 當家的前後五連桿設定,駕駛能夠清楚感知到車輛傳遞上來的資訊,但卻又能保持不死硬的Q度與穩定性,不禁讓人讚歎 Audi 調校功力之深厚。轉向反應比起現今各大廠牌的新車,更像是一輛機械化的「車」,而不是電玩裡毫無連結的駕駛感。

A5 搭配運動化懸吊並不會令人感到不適,韌性十足反而有股穩定感。 記者趙駿宏/攝影

輔助配備齊全 獨缺車道置中

新世代 A5 配備齊全,如ACC 主動定速巡航、塞車輔助、前方預警防護、車道偏移警示、車道變換輔助(盲點偵測)、離車警示與自動停車輔助等都是標準配備。

但與Q6 e-tron相同,唯獨車道置中功能原廠尚未對亞太地區開放。原廠表示這套全新系統在亞洲仍在認證當中,車道置中輔助仍未授權開放,真的是相當可惜。

車道置中輔助仍未授權開放,對 A5 這樣擁有不錯產品力的車系來說是硬傷。 記者趙駿宏/攝影

整合定位下的成熟之作

新世代 Audi A5 Sedan 是品牌在燃油平臺轉型階段下的重要產品,不僅重新整合產品定位,也帶來數位化座艙、優化的動力系統與更務實的車體機能表現。雖不以性能爲主打,但在設計、質感與使用便利性方面展現出完整且均衡的商品實力。對於重視品牌形象、日常實用性與適度駕馭感的買家而言,A5 提供了一個清晰且成熟的選項。至於未來 A5 車系在市場上扮演的角色與價值,也值得持續觀察。

Audi A5 Sedan TFSI 150 kW S line 運動版。 記者趙駿宏/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