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點滴】竹貞/儘管沒能攜手到白頭

最近,朋友傳給我已故作家吳崇蘭的文章〈撐〉,內容描述她和先生即將邁入九十高齡,覺得幸運之際,也深感「老」之可怕──看似幸運的生活實是勉強支撐,先生得撐着他的病體,而她得撐着大小瑣事及照顧先生的累與煩,只能耐心等待自身末日的到來,纔是真正的解脫。這番話讓我感觸良多。

外子幾個月前因病辭世,一想到他未滿七十七歲便十分心痛,以現代人的壽命,不該只有這樣呀。婚後爲了不讓我蠟燭多頭燒,他支持我當全職主婦,而且是那種總管家庭經濟、有實權的主婦;雖然上有公婆、下有兩個兒子,責任也不輕,但由於我倆相互體貼,身忙卻心甜,過着快樂的家庭生活。

我一直很難接受外子走了,仍不時掉淚。但看了吳崇蘭的〈撐〉,細細回想,難道體貼的外子早已算好這是他離去的最佳時刻嗎?我希望外子長久陪伴的願望,可能過於天真。人生走到太老,會出現更多問題,況且外子也沒有太早撇下我不管,在兒子們求學期間、在公婆臥牀花錢如流水的階段,他始終盡責地扛起家中經濟,不曾讓我有爲錢苦惱的時刻。如今兒子們學有所成,皆有安穩的工作,公婆早已仙逝多年,他也在各方條件許可下,爲他熱愛的工作延退五年,並過了六年的退休生活。

他臨走前表明此生已無遺憾,唯有舍不下我,但他豁達地表示,感謝老天待我們不薄,讓我們互相陪伴了五十多年,而且他比我先走更好,免得留下生活白癡的他,不知如何過日子。以家母如今一百○三歲還健康地活着,他推估我有長壽基因,說他走後我還有幾十年,可以過上自由的生活,想去哪、想吃什麼都不必顧慮誰,聽得我淚流不止。

說來也是,外子於公於私都完成了他人生的使命,也沒有老到病痛很久、拖垮一家人才撒手人寰。也因他如此貼心,才更讓我捨不得他的離開,但我的不夠堅強,只會讓兒子們更難過,也違背了他要我快樂度日的期待,想來我得好好振作了,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