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重卡普及仍存痛點,充電解決方案需符合場景滿足需求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王琳琳)8月6日,中國能源研究會首席專家、能源行業充電標委會名譽主任賈俊國在2025北京國際充換電展期間舉行的重卡物流充電網產業大會上表示,能夠滿足用戶不同場景下的充電需求才是科學合理的公共充電解決方案。他認爲符合場景、滿足需求的充電方式就是最好的充電方式。
賈俊國指出,當前超充網絡建設仍存在問題,一是超充終端數量少,二是超充網絡建設後繼乏力,三是超充設備充電通信協議不統一,四是超充運營商壓力大甚至不盈利。另外,土地資源也是超充建設中亟待解決的要素,賈俊國認爲應充分利用現有土地和停車場來規劃建設充電設施,不一定要完全把充電設施或者超充設施獨立建站。
對於重卡而言,他表示整個充電網絡規劃和建設也同樣是大課題,在規劃建設中,車、樁、站、場地、電力等各要素要協同發展,推動充換電體系從追求數量到追求效率和服務質量的轉變發展。
目前,重卡電動化的發展趨勢明顯,在物泊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霍禹欣看來,採購成本的降低疊加了運營成本的優勢,讓電動重卡的普及成爲必然,但整體而言,新能源重卡的普及仍存在很多問題,例如車輛自重影響載重、冬天續航里程衰減、重卡充電網絡不足等。
特來電副總裁周小飛表示新能源重卡行業也存在諸如缺乏專屬的重卡充電站、包含補能成本在內的運營成本計算複雜等問題。他表示重卡電池配套逐步規範化和標準化,400度以上電池增速明顯,需求充電功率逐步增大;對於重卡電動化發展而言,重卡充電網絡建設至關重要。目前重卡充電存在明顯的規律性、高頻性,同時充電效率需求迫切,因此要完善重卡充電站建設,也要提升運維效率。
業內預計,未來三年重卡新能源滲透率有望達到50%。其中,充換電網絡的貫通成爲新能源重卡發展的關鍵。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