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獲利慢拖累股價 張安平向小股東道歉盼給時間
從傳統水泥跨足新能源事業的臺泥,股價跌到30元以下,臺泥董事長張安平神色凝重,聽取小股東的質疑。(王玉樹攝)
臺泥今舉行2025年度股東會,董事長張安平主持近三小時,面對小股東各類問題有問必答。(臺泥提供)
轉型是一條辛苦的路。從傳統水泥跨足新能源事業的臺泥,近一季股價跌了15%,落到29.5元,今(27)股東會上遭不少小股東質疑「股票跌很大」。臺泥董事長張安平爲電池事業沒有賺錢,公開向小股東抱歉,表示愧疚,主要還是面對大陸低價競爭。但他把轉型形容爲「種樹」,希望給予時間成長。
臺泥近年佈局低碳、新能源、儲能等新事,雖擴大營收,但效益卻還待觀察。張安平主持2025年股東會近三小時,對各類問題有問必答,沒有迴避。在股價不佳下,小股東要求「希望股利可以配得比一塊錢還多」、「要買回庫藏股」,也有人質問能元科技等電池不好,且新能源沒有去年保證的賺錢。還有老股東憂心臺泥今年獲利會比去年、前年都差,大聲替張安平喊「加油」。
張安平迴應:「我一天工作15個小時算夠加油嗎?」,強調從水泥營收8成來自大陸,但現在大陸水泥需求量從2016年的人均水泥消費量1.8噸,大幅降到2024 的1.3噸,如果臺泥這幾年轉型沒有向外投資的話,現在數字是很難看的。」
對於新能源事業獲利遲緩,張安平當場表示:「對股東感到抱歉,至今我們還沒能從電池業務中賺錢」,他直言對股東愧疚,沒做到賺錢的期待。但強調值得驕傲的是,(電池)還是能夠繼續進行,團隊都很到位。
他進一步說,旗下能元與三元能源科技兩家電池廠,皆具備穩定出貨能力,且獲得多家國際大型AI伺服器與航空廠商的認證與訂單。只是受到中國大陸電池價格大幅下殺影響,國際市場競爭壓力加劇,難以在價格面競爭。
對於股價不如預期,張安平說自己也希望發3塊4塊,但臺泥的管理階層是需要幫未來種樹的,所以無法將所有現金髮出去。可是如果股東從2016年長期持有股票,包括股息配股到現在爲止9年,年平均報酬率仍有14.4%,應該還過得去。
對於公司轉型困境,張安平形容,臺泥正處於「種樹」階段,任何新產業皆需時間成長,他不敢保證每一棵樹都會長出果實,但每個投資都有方向、有理由,而且在技術上都有實質突破。
對於是否將啓動庫藏股機制以穩定市場信心,臺泥總經理程耀輝迴應,由於今年3月20日公司才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依據法規三個月內不得實施庫藏股,該限制將於6月20日後解除。「屆時若有需要,將提交董事會審議是否啓動庫藏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