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白宮口水戰”讓烏和平之路更加艱難

參考消息網3月4日報道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3月3日刊發題爲《烏克蘭和平之路艱難險阻》的社論。文章摘編如下: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副總統萬斯在白宮上演火氣爆表的口水戰,震驚世界。這場極其罕見的外交風波,讓原本已經很難和平落幕的俄烏戰爭陷入更加無解的局面,烏克蘭團隊在不被邀請午餐的情況下離開白宮,美國國務院隨即宣佈終止對烏克蘭電網修復工作的支持。而今延宕三年的俄烏前線戰場,還面對克里姆林宮可能乘勢加大進犯行動的風險。

荷蘭籍的北約秘書長呂特第一時間呼籲澤連斯基,設法修復與特朗普和白宮高層之間的關係,顯然是爲防美國對烏援助一旦停擺,俄烏戰場的前景將更不可測,戰事的演變方向對歐洲也更具威脅性。

這場歷時不到一小時卻在末尾變成火爆劇的會面,被曾是電視節目主持人的特朗普稱作“會是極佳的電視節目”,主因在澤特兩人的性格與言談風格差異,以及彼此預期的強烈落差,美烏對本次談判的戰略目標設定更是南轅北轍。澤連斯基擔憂即將簽署的礦產協議保障不足無法向國人交代,他也極不信任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遵守停火協議,特朗普則急於從烏戰抽身並突出自己的成就,萬斯再三發言的目的不是安撫現場而是挑開矛盾,澤連斯基又要在衆多媒體面前把歷史問題與是非“說清楚”,終於導致外交禮儀大災難的局面。

歐洲國家在事後紛紛力挺烏克蘭,澤連斯基轉去倫敦受到熱烈歡迎,顯示歐洲不少國家已被迫明白,對烏克蘭的支持不能仰賴美國。

白宮口水戰一幕帶給歐洲多國的錯愕,以及英國和法國領袖都趕緊出面嘗試轉圜,說明在應對俄羅斯威脅的大局面前,長久和平導致防務虛弱的歐洲國家,都對沒有美國支持下的北約戰力缺乏信心。各國和歐洲議會從政治上高調支持烏克蘭,但並沒有武裝準備與軍力集結等實際行動,如何挺烏是今後的關鍵。俄羅斯會不會趁機加強攻擊,奪回被佔的庫爾斯克地區,是未來幾天的焦點。

澤連斯基在事後不久發文表達對美國的感謝,特朗普在事後的帖文中也留下一個堪稱善意的結尾:“當他準備好(接受)和平的時候,可以回來。”說明雙方還在設法挽回撕破的臉面,談判大門沒有完全關上。是否結束烏克蘭戰爭,牽涉特朗普政府的亞太大戰略,儘快止戰有利於白宮,主動放棄北約的領導權和對歐洲的影響力,也不是美國長期的戰略方向。英國政府的積極舉動顯示,它正爭取在美國支持下,填補美國留下的部分領導真空。斯塔默2日在英國透露,將與法國和一兩個國家組成“志願聯盟”,爲烏克蘭提供戰後安全保障。這是顧及烏克蘭安全需要的行動,有利於基輔接受與華盛頓簽署的協議,進而讓普京接受和平談判。

特朗普政府急於卸下歐洲安全保障的大部分重擔,是大勢所趨,歐洲大國至今還看不到整軍經武的行動決心,是一大隱憂。然而,對於烏克蘭的未來保障,大概仍少不了美國的支持。歐美關係正進入深度調整的階段,各方都不能缺少現實感。

在二戰後建立起來的國際秩序與價值觀中,國際社會更講究國與國之間的對等,大國在臺面下的動作是一回事,但言語上還是會盡可能避免公開展現霸凌小國的現象。這一次外交上脫離劇本的大災難,特朗普口中的“極佳電視節目”,讓人再次赤裸裸看到冷酷的國際現實。

美國如何管控接下來的俄烏戰場,歐洲如何不讓烏克蘭徹底失敗,都是俄烏戰爭能否依照特朗普的意志儘快結束的關鍵。特朗普治下的美國作爲世界領袖,必須發揮具有表率風範的領導力,維護國際秩序與基本道義,特別是在可能失控的俄烏與中東局勢中。但包括當事國烏克蘭的領袖,更必須精準掌握自己的利益所在,以及世界形勢驟變的現實感,展現更靈活的外交手腕。至於歐洲各國,迴歸現實世界,爲烏克蘭與歐洲自身找到通往長治久安終局的康莊大道,是在金錢與武器之外更重要的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