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喀里多尼亞立國後 仍屬法國
2024年5月15日,新喀里多尼亞首都努美阿,一名婦女揮舞着當地原住民卡納克和社會主義民族解放陣線旗幟。(美聯社)
法國和新喀里多尼亞國12日宣佈一項歷史性協議,規定這片遭受分離主義暴力事件襲擊的海外領土,將成爲一個「國家」(新喀里多尼亞國),但仍屬於法國,其居民將擁有雙重國籍,不過並未滿足原住民卡納克族(Kanaks)的完全獨立訴求。
法新社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呼籲透過談判打破親法派與獨立派之間的僵局,新喀里多尼亞民選官員以及政治、經濟和民間社會領袖齊聚巴黎附近,共同討論該地區的憲法框架。雙方經過10天的會談最終達成一致,馬克宏在社羣媒體X上發文稱:「共和國內的新喀里多尼亞國。這是對信任的賭注。」稱讚這是一項「歷史性」協議。
馬克宏在協議的簽署過程向新喀里多尼亞國代表表示:「經過2項協議和3次公投,新喀里多尼亞透過你們簽署的協議,開啓了與法國和平關係的新篇章。」法國海外領地部長瓦爾斯稱,這是一個「明智的妥協」,既保持法國與新喀里多尼亞之間的聯繫,也賦予這個太平洋島國更多主權。
新喀里多尼亞距離巴黎約17000公里,約有27萬名居民,是法國其中一個海外領土。該國舉行了3次獨立公投,但結果都否決新喀里多尼亞的獨立。2024年5月,法國計劃賦予數千名非原住民的長期居民投票權,原住民卡納克人擔心,這將使他們永久淪爲少數族裔,從而失去爭取獨立的機會,因此爆發暴動,造成14人死亡,對該地區造成約20億歐元的損失,使其國內生產總值下降10%。
12日宣佈的協議要求將使居民獲得新喀里多尼亞國國籍,並允許與法國國籍結合,「新喀里多尼亞國」一詞將被載入法國憲法,其他國家也可以承認該國的存在。至於投票權問題,居民只有在該羣島居住10年後才得以擁有投票權。除此之外,由於會談中提到該國經濟嚴重依賴鎳礦開採,與會者強調改善其經濟,以及減少對法國依賴的重要性。因此要求達成一項包括恢復該地區的鎳加工能力的經濟和金融復甦協議。
法國議會兩院將於今年第四季開會投票批准該協議,並將於2026年在全民公投中提交給新喀里多尼亞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