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麥村”成長記
新疆奇臺縣是國家優質小麥生產基地,腰站子村以生產優質小麥而聞名,素有“麥村”的美譽。在這裡,依託北緯43度小麥黃金種植區的天然優勢,藉助臨近江布拉克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區位資源,一粒小麥激活了“種植—加工—銷售—文旅”全產業鏈。
田野間的麥收“豐”景
眼下,腰站子村1.5萬畝有機小麥陸續進入收割期。金黃色的麥田裡,大型聯合收割機轟鳴前行,割麥、脫粒一氣呵成。這些連片種植的麥田由村裡成立的奇臺縣豐裕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實現從種到收的全程機械化。
“成立合作社發展村集體經濟,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其實我們也是‘摸着石頭過河’。”腰站子村黨總支書記、奇臺縣豐裕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唐培科坦言,前不久合作社在填寫納稅申報表時,對政策理解存在偏差導致了錯誤享受免稅政策。
“針對之前沒遇到過的申報事項,怎麼精準判別稅費政策的適用和享受,是合作社面臨的現實問題。”唐培科說,稅務部門通過大數據分析比對發現了這一風險疑點,並電話提醒企業覈查糾正。“在稅務幹部的輔導下,我們及時更正了納稅申報,避免了後續的補稅罰款風險。”
對於轄區像豐裕農業合作社這種政策享受不準確、申報異常的情況,昌吉州稅務局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推行申報中“智能審”,加強申報後“跟蹤查”,強化全週期服務管理。同時,通過舉辦專題培訓輔導,向企業講解納稅申報、優惠政策適用、發票開具等內容,幫助企業提升財務人員的政策掌握度,引導其走穩合規經營每一步。
生產線上的華麗蛻變
規模化的種植爲腰站子村的產業延伸奠定了基礎。一粒粒有機小麥被收穫到腰站子村現代化的糧倉裡,然後經過輸送帶輸送到加工廠車間,加工成不同種類的麪粉,有的還被製作成了手工拉麪。
“現在有機麪粉銷售額在逐年翻倍遞增,銷售量大了,意味着原材料需求就多了,所以公司會就近收購符合標準的綠色有機小麥。”腰站子村經營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的新疆豐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強說道,“但村合作社原料收購涉及農戶、合作社等多個主體,情況複雜一些,要做到票據齊全、數據完整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據悉,該公司針對日常農產品收購中容易產生的問題,探索建立了一套收購發票管理制度,明確合同審覈、發票開具、費用抵扣、整理資料等環節的操作規範。每一環節的情況都會體現在月初的財務報告裡,月中的財務分析會上也會研判各類風險事項,確保資金合規支付、票據齊全、結算單據完整。
“有些核心競爭力是隱形的,稅務合規就是其中之一。”談及合規管理爲企業帶來的助益,李強有感而發。“把日常管理做紮實,客戶自然會覺得跟你合作比較放心。這種信任轉化爲訂單,就是企業合規經營的價值體現。”如今,該公司的有機麪粉、手工拉麪、小雜糧等多種綠色有機農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名錄,從天山腳下的小村莊走向了全國各地。
鄉村裡的文旅業態
有了系列優質農產品作支撐,腰站子村將目光投向鄉村旅遊,成立新疆豐驛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打造集觀光、體驗、休閒爲一體的鄉村旅遊目的地。目前,該村已成爲年接待遊客超14萬人次的3A級景區,併入選第四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麥田公園的風吹麥浪是鏡頭中的背景,小麥博物館中游客探索着麪糰變氣球的奧秘,麥寶樂園裡小朋友在嬉戲玩耍中瞭解農耕文化,特色民宿小院的老闆端上熱氣騰騰的拉條子……“現在全村第三產業產值佔比持續攀升,村裡不少鄉親都吃上了‘旅遊飯’。”說起村裡的文旅發展,新疆豐驛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牛曉峰言語間滿是自豪。
“現在公司走向了正軌,但業務規模還不是太大,財務人員業務水平也都有限。”牛曉峰表示,在稅務合規方面,當地稅務部門根據企業不同身份人員、不同節點的差異化政策訴求,以分類推送與分時提醒相結合的方式,幫助企業走穩合規經營之路。“當然,我們也會結合稅務部門推送的風險提示,舉一反三梳理篩查風險問題,進一步強化內控管理,希望能進一步打響我們的‘腰站子’品牌。”牛曉峰說道。
“一粒小麥”從田間到餐桌再到“詩和遠方”,在這條從田間地頭到鄉村文旅的全產業鏈中,奇臺縣腰站子村成立的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和公司加強自身規範管理防範涉稅風險,與稅務部門的智慧監管與精準服務相輔相成,共同書寫了鄉村振興與稅收共治的生動實踐。(劉文婷 聶子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