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募集熱絡 23檔ETF債券類型佔六檔
新基金募集掀熱潮,8月將募集的基金共有五檔,當中有兩檔爲債券ETF。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基金募集掀熱潮,8月將募集的基金共有五檔,當中有兩檔爲債券ETF。投信法人表示,今年以來ETF產品募集依舊火熱,截至8月4日止,36檔新成立的基金中,高達23檔都是ETF,其中債券ETF佔了六檔,類型包括投等債、非投等債,甚至是主動式債券ETF,顯見投資人對於以債券ETF進行資產配置的需求不減。
將在25日到27日展開募集的羣益ESG投等債0-5 ETF(00985B)經理人謝明志表示,近日美國關稅政策陸續揭曉,投資上須留意後續對經濟與通膨帶來的影響,以及聯準會政策動向變化。
在市場不確定性猶存下,資金仍可望持續朝穩健固收資產配置,其中聚焦成熟市場的ESG BBB級短天期公司債不僅流動性佳,在收益水準上領先一般投等債,且重視ESG經營的發債企業,在營運與長期獲利上更相對穩健,加上短天期債因存續期間短,對利率波動的敏感度相對較低,有望取得收益與利率風險的較佳平衡點,透過相關ETF適度配置,可進一步平衡波動風險。
昨(4)日開募的臺新全球龍頭成長主動式ETF基金(00986A)經理人蘇聖峰指出,在對等關稅解放日後,美國經濟指標尚稱穩健,儘管川普的政策多變,但市場對消息面反應鈍化,迴歸至基本面,從企業獲利表現來看,科技七巨頭(Meta、亞馬遜、蘋果、Alphabet、輝達、特斯拉、微軟)財報及展望良好,有利帶動科技業持續成長外,預期後市極端政策機率下降,加上投資人對救市訊號有所期待,有助於延續多頭氣氛;另就貨幣政策面分析,預期第4季至明年進入降息環境,資金面有利全球股市第3季的續攻。
蘇聖峰表示,近年龍頭企業憑藉其規模優勢和創新能力,以及穩健的獲利與財務體質,在面對市場風險和科技變革時,展現護城河的韌性及強勁的成長力,長期投資價值看好。根據統計,自2020年以來,大型成長股共有五個年度績效表現大勝小型股,可看出龍頭成長股的股價表現較小型股強勁。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