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醫療:十年磨一劍 爲全球藥瓶加上“無菌鎖”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5日訊 一支藥劑的誕生需要跨越多少安全關卡?山東新華醫療用十年創新答卷給出答案——從吹塑成型到無菌灌裝,全產業鏈的精密協作正在重塑製藥工業的安全標準。
當鏡頭掠過齊魯大地,一條萬億級醫藥產業鏈正在迸發創新活力:濟南60餘個製劑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青島“藍色藥庫”催生全球首個海洋抗腫瘤藥物;淄博高端醫療器械集羣與菏澤現代醫藥港雙星閃耀……從黃海之濱到魯西腹地,山東1.2萬億元的現代醫藥產業,正以硬核科技向海內外遞出山東智造的閃耀名片。
新華醫療就是山東現代醫藥產業鏈醫療器械和製藥裝備領域的“C位擔當”。這段時間,最新一代的BFS產品到了集中交貨期,瓶身與藥液同時誕生的過程,正是BFS技術的神奇之處。新華醫療製藥科技集團技術總監王東說:“BFS在我們這個行業裡邊,官方的名字就叫塑料瓶吹灌封一體機,吹瓶、灌裝、封口,它是在一個完全無菌的工藝下,可以實現高速高質高精度的塑料瓶和藥劑灌裝生產。”
遇到小病小恙,大家可能都經歷或見過打針輸液的場景,這個小安瓿瓶你一定非常熟悉。傳統的安瓿瓶需要先把藥液灌裝到瓶身,然後再用高溫燒製瓶口,來實現封口。打開它的過程還需要一個小小的砂輪,現在,用吹塑的工藝就能更大程度避免藥物在灌裝和封口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污染和碎屑。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改變,背後是企業的十年技術攻關。
周利軍就是企業技術團隊的帶頭人。2015年他開始接手BFS整機產線的開發,但面對的是令人窒息的數字:4000多個零部件需要原創研發。新華醫療製藥科技集團BFS產品經理周利軍說:“早期中國進口這個設備的價格是非常高的,高達4000萬,貨期非常長將近兩年時間,這麼好的一個製藥工藝設備在中國沒有大批量推廣,就是因爲它的性價比太差了,我們才決心研發這麼一個核心的製藥裝備,爲整個中國的醫藥產業力所能及做一些事情。”
宏願立下了,該從哪裡做起。技術團隊選擇先啃最硬的骨頭。他們把目光聚焦在最核心的模具研發上。之所以被稱爲核心,是因爲塑料的熱熔、吹塑、擠壓和藥劑的灌裝,都要經過模具成型。塑料瓶的質量好不好、產量大不大、藥劑會不會受到污染,都和模具息息相關。新華醫療製藥科技集團BFS產品經理周利軍說:“各方面的人才我們都是有的,我們也是藉助咱山東省的研發機構,還有高校,把前期的一些不可預知的風險往前移。目前新華醫療的模頭模具技術可以說是整個行業裡最好的,BFS設備擁有的專利就達到160多項。”
在山東省重大創新工程支持下,新華醫療串聯起多家上下游企業,撬動“政產學研”整機供應鏈生態不斷壯大。青島賽普克有限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超穎說:“我們通過新華醫療這一個案例,瞭解醫療行業的標準,對我們承接其他項目是非常有幫助的。” 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社會發展科技處處長王曉東說:“通過中央引導地方資金的項目,對新華醫療搭建創新平臺進行支持。另外在它重點的醫療設備攻關階段,我們通過重大創新工程的項目進行支持,佈局各類的創新資源。”
羣策羣力,集智攻關。現在,新華醫療已經推出第三代BFS產品,相比同類機型生產效率提升近4倍,每小時最高產量達到4.5萬支,而且投產比也是相當優秀。生產同樣多的產品,原材料僅用過去的一半,爲下游製藥企業節省綜合成本60%以上。
位於湖北省仙桃市的科倫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小容量注射劑的現代化製藥企業。去年,這家公司全系統引進新華醫療的BFS整裝生產線,2200多平米的車間、4道工序,這個場景,不僅彰顯了山東BFS全產業鏈的創造能力,也擦亮了海內外市場的耀眼名片。
湖北科倫藥業有限公司設備動力部電氣工程師汪恆說:“從後面開始上品滅菌、下品包裝、燈檢物流,整個鏈路全部打通,就有利於自動化和信息化整體的規劃和打包工程。 ”
整體打包組合出力,如今,新華醫療的BFS產品正加快向全球市場佈局,越南首條非PVC軟袋產業線投產,俄羅斯首條非PVC輸液產線交付,非洲多國整體進口,讓世界享用國產BFS的同時,也擦亮了中國製造的山東好品牌。
新華醫療韓國代理商籤丁旭說:“這套產品在韓國市場十分受認可,我們的製藥企業都願意使用來自中國的高性價比產品,我們對未來市場有很大信心。”
記者手記:
採訪結束時,又一批即將發往海外的設備正安靜地等待着新的旅程,我想它們帶走的不僅是“山東製造”的標籤,更是中國工程師對生命健康的莊嚴承諾。在製藥裝備這個“隱形冠軍”的賽道上,一臺設備的進化史證明:真正的創新沒有捷徑,有的只是對最完美數據的執着,對每毫米尺寸的較真。
閃電新聞記者 張潤澤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