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老街 巴洛克風格洋樓 VS. 現代主義式街屋
新化舊稱「大目降」,早年原爲西拉雅 (Siraya) 平埔族聚落,「大目降」爲西拉雅語 Tavocan 音譯,意爲「山林之地」。新化老街座落於新化中正路一帶鬧區,因地理位置處於山地與平原交界處,是昔日山區集貨買賣驛站,貨物、人流南來北往形成繁榮的商店街。
新化地形地貌是古代風水師口中的「八卦蜘蛛穴」,整個穴位的中心,是在中山路與中正路交叉口 (舊名「三角涌仔」)。自此十字路口向 8個方向放射出 8條交通線,含往玉井、永康、關廟、新市等 4條主線,往礁坑、大灣、唪口、大坑等 4條副線,形成四正方、四隅方俱全的「八卦地穴」。除此之外,古代市街內莊社分爲 8堡,信仰中心分別爲 7座宮廟 (護安宮 (王公廳)、北極殿、太子廟、觀音亭、清水寺、武安宮、朝天宮等),俗稱「七星」,傳說蜘蛛穴中的蜘蛛精會作亂,尤其是元宵期間影響最大,因此居民於農曆元月18日晚間舉行繞境祈安活動,名爲「十八嬈」。「大目降十八嬈」爲臺南市定民俗,「新化朝天宮」爲保存團體。(維基百科資料)
新化老街 (中正路) 西側洋樓始建於日治時期大正 9年 (1920),東側街屋則是在昭和 12年 (1937) 拓寬馬路興建排水溝時拆除改建,東、西兩側街屋建築年代相差約 17年,故有兩種建築風格並存。西側街屋的特色爲磚造騎樓柱、木格柵樓板與巴洛克風格的女兒牆,立面多采洗石子工法並做有盾牌飾與花草飾等裝飾圖案。
新化老街 (中正路) 東側街屋爲二層樓高的現代主義式街屋,立面多切割爲三開間並有幾何形狀的鑄鐵欄杆做裝飾,此外均設有陽臺。兩相比較之下,東側街屋立面的裝飾較西側街屋簡潔。
新化老街
地址:臺南市新化區中正路 336 ~ 44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