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荷花遞表港交所,曾幾度謀求上市未果

據港交所官網披露,四川新荷花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荷花)日前遞交招股書。新荷花IPO一波三折,此前曾多次“闖關”未果,還曾被舉報財務造假,此番再度衝刺港股IPO備受關注。

近三年毛利率逐年下滑

據新荷花招股說明書披露,新荷花是中國最大的中藥飲片產品供應商之一。按2023年中藥飲片產品收入計算,新荷花在中國排名第二位,且是前五大市場參與者中增長最快的。2022年至2024年收入複合增長率爲27%。

新荷花的業務中心爲中藥飲片,提供約760種普通中藥飲片,包括川貝母、麥冬、黃芪、炒酸棗仁、黃連及當歸。從普通飲片銷售收入佔營收比來看,2022年-2024年均超過了80%以上。此外,新荷花也是毒性飲片的市場領導者。《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僅收錄有28種毒性飲片品種,新荷花生產其中主要的10種,其中主要的毒性飲片包括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白附片及黑順片。毒性飲片法半夏、姜半夏及普通飲片川貝母、麥冬、炒酸棗仁、當歸和黃連對其收入貢獻顯著。

2022年、2023年、2024年,新荷花實現營收分別爲7.8億元、11.46億元、12.49億元,逐年攀升,但收入同比增長幅度收窄至個位數。年內利潤分別爲7739.5萬元、1.04億元、8911.2萬元,其中2024年同比下滑14.24%。毛利率方面,上述報告期內的毛利率分別爲21.1%、18.5%及17.1%,也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對此,新荷花表示,是因爲公司向醫療貿易公司及藥店的銷售佔比有所增加,而由於市場競爭,這些客戶的利潤率通常較低。此外,毛利率也受到若干主要品種原材料成本的影響。例如,2024年,新荷花法半夏及川貝母粉的毛利率出現下滑,是因爲原材料成本上漲,對整體盈利能力造成壓力。

因中藥飲片在定價機制方面與西藥及中成藥有較大差異,因此目前國家尚未大規模推行集中採購。但新荷花亦提示,中藥飲片產品的售價及成本受上游種植產業中藥原藥材的影響較大,因此大規模實施集中採購對中藥飲片售價的影響難以確定。從毛利率方面看,集中採購可能對毛利率較高的配方飲片產生一定影響,導致配方飲片毛利率下降,但鑑於行業目前整體較低的毛利率水平,預計不會對現有整體毛利率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曾被舉報財務造假

新荷花謀求上市歷經10餘年。中國證監會官網披露的信息顯示,早在2011年新荷花就提交了創業板首發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並於2011年11月25日“過會”。但2012年,新荷花主動撤回上市申請。

2020年,新荷花二度遞交創業板IPO上市申請。在此次IPO問詢中,深交所提及,新荷花在2012年過會後遭到財務造假舉報,隨後新荷花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不過據當時保薦人在保薦工作報告,新荷花2012年撤回發行上市申請的主要原因爲實際控制人江雲家族持股比例較低,僅爲29.81%,享有的持股權益較低,上市後對公司的控制權比例還將進一步降低,因此上市動力不足。而二次IPO申報時,其持股比例大幅提升至54.95%。另一個原因是此前申報期間核心產品競爭力較弱,尚未形成以企業上市爲核心的發展戰略。

新荷花二次創業板IPO時,深交所關注到舉報事項,並要求新荷花進行說明。對此,新荷花表示,對於上述舉報問題,公司時任保薦機構和申報會計師均進行了相應覈查,給出了確定性覈查意見,不存在前次被舉報問題,監管機構也未就上述舉報事項對公司進行處罰,並認爲該舉報事項不會對第二次發行上市構成影響。但據深交所發行上市審覈信息公開網披露,因新荷花主動撤回,其二次創業板IPO於2021年4月21日終止,理由爲上市計劃調整。

據此前多家媒體報道,2023年10月25日,新荷花曾在四川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計劃IPO上市,擬登錄板塊未披露,2024年4月終止輔導備案,新荷花轉戰港股謀求上市。

此次赴港IPO,新荷花擬將募資用於擴大中藥飲片的產能,升級數字化智能生產系統;銷售及營銷活動,包括通過加大廣告宣傳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強銷售團隊以擴大在中國的市場滲透率和銷售覆蓋率、在中國建立中藥產品旗艦店、針對面向消費者業務制定定製化銷售營銷策略、建立越南及馬來西亞海外銷售渠道等。棄A轉港謀求上市,新荷花此番能否成功?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