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6月高峰 長者疫苗覆蓋率差2成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所長陳宜君。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統計顯示,新冠病毒攻擊對象以長者、免疫低下、免疫不全族羣最爲脆弱,藝人陳奕迅也因染疫被迫演唱會延期,這波疫情以感染年輕人爲主,一染疫,可能對家中長輩帶來重症威脅,長者的新冠變異株JN.1疫苗完整施打率卻低於百分之一。專家憂心,長者沒打疫苗,遇病毒侵襲,不僅引發重症,也易誘發中風、心血管疾病,也有人從此臥牀,家人照顧負擔大增,甚至壓垮醫療體系。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規畫「JN.1防疫前線」紙上論壇,專家提醒,民衆若能對自己健康負責,情勢就能大幅逆轉。
新冠就診人數連六週上升,上週近兩萬人,較前一週增加八成以上,估六月中下旬達高峰,單週就診上看五點五至六點五萬人次。今年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三三○例,其中四十七例死亡,以長者及具慢性病史者爲多,逾九成未接種JN.1疫苗。
疾管署長莊人祥說,去年JN.1新冠疫苗全年齡接種率設定爲百分之廿,六十五歲以上接種率百分之四十,而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六個月以上免疫不全、免疫低下族羣與五十五歲到六十四歲原住民族羣等,一年應接種兩劑疫苗,兩劑間隔六個月。
今年四月八日起,疾管署開放上述族羣施打第二劑疫苗。不過截至五月十九日,六十五歲以上第一劑疫苗接種率不到兩成,第二劑不到百分之一,而臺北市長者的JN.1疫苗第一劑接種率僅百分之十點一七,北市衛生局表示已積極推廣疫苗施打。
病毒反撲「那年夏天很恐怖」
「二○二三年的夏天很恐怖,新冠、流感等病毒都在反撲,中風、心臟病發作人數也增加,整個亂成一團。」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所長陳宜君直言,研究顯示,當年長者、慢性病族羣感染新冠,中風、心臟病發作等重症風險也會大幅增加,而病患分散至其他科,導致整體醫護工作量大增,甚至排擠到原本要開刀、接受住院治療的病患,一旦舊事重演,情況不堪設想。
完整接種「可減少重症威脅」
陳宜君援引研究文獻指出,有些高齡者感染新冠後,雖存活下來,但一年內卻出現心衰竭、肺衰竭等多重疾病,或需要插管、接受透析(洗腎)治療,原本行動自如,可能就被迫臥牀,甚至需要住進安養、照護機構,當多數年長者沒有接種最新新冠JN.1疫苗,可以想見後續醫療衝擊將愈加劇烈。
臺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強調,年輕人、健康成年人感染新冠,本身可能沒症狀,或症狀輕微,但把病毒帶回家,傳染給家中長輩、幼兒、孕婦或免疫低下家人,這些脆弱族羣很可能需「跑急診、擠病房」,而完整接種疫苗就能減少重症威脅,「有免費疫苗可預防,爲什麼不預防呢?」
川普有打「別再質疑安全性」
張峰義分析,近年來,新冠病毒的變異速度很快,過去疫苗已失效力,需靠最新JN.1疫苗,才能延續保護力,而許多人並不知道,以爲自己打過疫苗就萬無一失,加上網路上許多假消息亂傳一通,導致不少民衆、年長者受影響而不願施打疫苗,事實上,美國總統川普曾公開他的健康檢查報告,「他該打的疫苗都有打,一針都沒少,連新冠疫苗也一樣。」可見疫苗的安全性不應該再被質疑。
臺灣感染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本報資料照片
在英國,六十五歲以上的新冠JN.1疫苗接種率爲百分之五十九點一,美國則是百分之三十點九,新加坡更高達八成以上,其中新加坡採「不打疫苗,染新冠醫藥費自負」政策,讓新加坡施打率直線上升。陳宜君認爲,由於國外醫藥費昂貴,民衆多需負擔部分醫療費用,施打疫苗,不僅是對自己健康負責,也可避免因染疫而必須付出高額醫療費用,這種機制,值得臺灣效法、學習。
圖/聯合報提供
▪ 免稅額、扣除額怎用最省?2025報稅不求人 新手也能輕鬆掌握 ▪ 租屋族報稅新制:房租支出納入特別扣除 最高可扣1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