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高峰估最快下月來襲 輕重症、死亡均寫今年新高
疾管署防疫醫師李宗翰說明,新冠重症個案狀況,呼籲隨疫苗株更新,必須要接種最新一劑新冠疫苗。記者李青縈/攝影
Omicron第七波疫情來襲,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連續3週上升,疾管署估計疫情高峰恐落在5月或6月。疾管署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國內上週新冠就診、重症、死亡數都爲今年最高;民衆如有疑似症狀可購買家用快篩,就診提供參考,同時呼籲民衆接種最新JN.1新冠疫苗。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指出,4月22至4月28日新冠門急診就診3226人次,較前一週增加19%;另新增21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及7例死亡病例,均較前一週增加,也是今年最多。
自2024年9月1日起截至2025年4月28日,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600例,其中129例死亡,均以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病史者爲多;其中自2024年10月1起通報之確定及死亡病例未接種JN.1疫苗者均達95%以上。
防疫醫師李宗翰表示,一名20多歲北部女性,本身無慢性病史僅在3年前接種過新冠疫苗,沒有接種最新JN.1疫苗;4月底開始出現發燒、背部痠痛、冒冷汗,就醫後發現白血球數量升高、右下肺葉發炎、血氧較低等,爲新冠感染後併發肺炎跟心肌炎,收治加護病房已4天治療中。
羅一鈞表示,我國去年8月脫離第六波Omicron流行期,時隔8個月因爲觀察到新冠就診人數連3週上升,因此判斷新冠再度流行,特別是10至29歲就診人次增幅逾三成最高,但是會呈現波峰較爲緩和導致流行期拉高還要再觀察。
接種疫苗是預防新冠中重症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和5-17歲兒童青少年,預防效益最顯著。羅一鈞說,依據疾管署最新分析2023至2024年新冠疫苗的預防效益,65歲以上長者接種一劑可降低55%中重症發生率、接種兩劑可降低78%中重症發生率;5-17歲兒童青少年接種新冠疫苗可降低76%中重症發生率。
目前新冠疫苗莫德納JN.1仍有321萬劑供全民接種,年齡滿6個月以上均爲公費新冠疫苗對象,另65歲以上長者等三族羣建議接種兩劑(間隔6個月),呼籲全民踊躍接種新冠疫苗,以因應可能的疫情高峰。目前疫苗接種206.7萬劑,全國接種率8.7%,65歲以上長者第一劑接。
另,新冠抗病毒藥物充足,瑞德西韋(Remdesivir)尚有約21萬劑、倍拉維(Paxlovid) 47.8萬人份、莫拉皮拉韋(Molnupiravir) 1.1萬人份,按目前使用量庫存均可因應一年以上,且訂有開口式合約可增加採購,以因應可能的疫情需求。
此外,國際疫情部分,郭宏偉說,全球新冠病毒陽性率整體呈下降趨勢,僅東地中海、西太平洋及東南亞區近期上升;鄰近中國3月病例數、重症數及死亡數均較2月上升,香港、韓國近期陽性率皆呈上升趨勢,日本病例數則下降趨勢;全球主要流行變異株爲XEC及LP.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