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愿景》稻草裝置藝術 帶進人潮錢潮

石山部落打造稻草熊、稻草戰機裝置藝術品,萌趣十足。(蕭嘉蕙攝)

石山部落打造稻草熊、稻草戰機裝置藝術品,萌趣十足。(蕭嘉蕙攝)

臺東石山部落草編享譽盛名,除經濟價值不在話下,藝術價值更爲邊陲之地添色,部落族人打造巨型稻草裝置藝術品,作爲部落入口意象,精湛工藝加上仿真造型,吸引遊客眼球,成爲熱門打卡拍照景點,不少散客、團客不辭特地繞彎深入部落一遊。

早晨的石山工坊內,稻草編繩機嘈嘈作響,一束束稻草轉眼變成一捆捆草繩,工匠林九固將草繩沿着大塑膠桶繞圈,再用釘槍固定,不一會兒功夫,膠桶換裝完成。他說,這是要提供文健站長者使用的器材,利用草繩加工,增加感官刺激。

環顧工坊內外,可見大大小小的編織作品,最吸睛的莫過於部落入口處戰鬥機稻草裝置藝術,與空軍志航基地相映成趣。臺東縣東海岸原住民社區合作社理事主席宋博芳解釋,因地緣關係,石山部落被封爲「機翼下的部落」,便以此嘗試創作大型作品。

遊客劉芳君直說,石山部落真不好找,繞了好大一彎才找着,看見沿途稻草編織的戰鬥機和泰迪熊,彷彿童話世界,「超夢幻!找路的疲累立刻一掃而光。」

石山部落先天條件差,地理位置偏遠,景色乏善可陳。宋博芳坦言,正因如此,過去多以開發商品、拓展銷路爲重,沒想到稻草裝置藝術小兵立大功,帶進人潮及錢潮。

石山部落編織工藝知名度打開後,客制稻草編裝置藝術訂單涌入,遊客紛紛而來,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東分署更串連富豐社區月桃產業、崁頂社區苦茶油品及尚德社區梅製品,推出「油熱愛了梅」套裝行程。

臺東分署農村營造科長葉建民表示,盼透過食農解說、手作體驗加工品、手作農特產品帶回家的遊程,留住國內民衆到訪農村深度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