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設8處科技執法 挨批搶錢
爲遏止交通違規,2024年1月起,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等8處裝置科技執法設備,經警察局統計,違規案件數卻未明顯減少。(新北市交通大隊提供/高鈞麟新北傳真)
爲遏止交通違規,自2024年1月起,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等8處裝置科技執法設備,經警察局統計,違規案件數未明顯減少。國民黨議員陳儀君批評,科技執法不是製造民怨、向老百姓搶錢,執法要有溫度,應效法臺北市使用醒目的告示牌或裝設跑馬燈設施,容易讓民衆看見。新北市交通大隊表示,中正、復興路口事故率降低4%,未來將增設醒目警示路牌,提醒駕駛人。
議會7日下午排定機關業務報告及質詢。陳儀君指出,新店區8處交通科技執法設備迄今開出近5萬件罰單,新店區總人口約30.6萬人,平均每6個人就被取締1件,以每件罰鍰1000元計算,不到1年,政府增加收入高達5000萬元。
陳儀君表示,科技執法未減少民衆違規,反而是製造民怨、向老百姓搶錢,執法要有溫度,「應是科技在執法,而不是科技在搶錢」,可效法北市,在科技執法設備前設置醒目的告示牌或裝設跑馬燈設施,讓民衆清楚看見。
警察局長廖訓誠說,裝置科技執法設備的目的是減少發生交通事故、減少警員勤務及養成民衆的守法的習慣。新北市交通大隊表示,裝設科技執法設備後,其中中正、復興路口事故率降低4%,未來將與交通局合作,增設醒目警示路牌提醒駕駛人。
此外,國民黨議員戴湘儀指出,新北市去年發生4167件失蹤人口案件,失智症患者佔342件,衛生局成立逾3000處失智守護站,可是仍頻傳失智者走失案件,顯示執行成效與實際執行有落差。
戴湘儀說,新北市社會福利政策五花八門,許多時候採取守株待兔的態度,猶如大型的百貨公司開張後,等待民衆上門,「如果民衆不知道政策內容,其實形同虛設」,希望各單位廣爲宣傳。
衛生局說明,透過整合警政、社福、醫療及在地產業力量,建置失智守護站涵蓋便利商店、診所、藥局、銀行等場域,去年失智守護站協助通報的疑似個案達1436人次,將持續增加宣導,讓守護網絡遍佈社區每一角落。社會局說,只要有走失之虞並領有第一類身心障礙證明者,可申請個人衛星定位器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