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最後倒數11萬!存股哥:曾月薪3萬、現在光股息就破50萬以上

存股哥:信貸還剩最後11萬,當初槓桿撐起我的存股路,現在靠股息走得更穩。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原文發文時間爲4月20日

前幾天收到銀行通知,我的50萬信貸只剩下最後11萬嘍,再過2個月就會進入不到10萬的倒數階段,一路走來也挺不容易的,當時沒有高股息的現金流讓我搭配,股息跟薪水沒有現在多,也沒有自媒體收入支援,但我還是支撐到了現在。

我在2018年初次嘗試信貸存股,借了一筆25萬小額先嚐試(過了1-2年轉增貸到50萬),利率3.7%,全部投入殖利率5%-6%金融股,那時想說用小額先練功,利差小也沒有關係,我要的是去學習借貸套利的經驗,別人怎麼說不重要,自己參與得到的經驗最真實。

也因爲累積的幾年的經驗,才爲後來操作做股票質押打下基礎,如果我沒有開槓杆,那以我每個月3萬多的薪水,根本沒有辦法累積出目前部位,更別說一年50萬以上的股息,是我當初想都不敢想的數字,當然高股息的問世也讓我這套借貸存股流更有效率就是了。

學海無涯唯勤是岸,隨着投資歷程不對增加,每年都會有不同的體悟,現在的我跟三年前剛開帳號時相比,我覺得自己的能力值提升了不只一個檔次,只要你的總值跟股息不斷增加,這就是進步的最好證明。

滿多老鐵問我後續會不會再借信貸存股,我自己是不會再繼續用信貸,因爲我現在已經有更強大的武器,就是股票質押,本金衝上來之後再用信貸的效益已經大打折扣,除了要繳本利和之外,能借的金額也沒質押多。

至於本金多少纔算多?也是蠻多人問的問題,我認爲要取決於你能運用槓桿的金額,而不完全是帳面上呈現的總值,如果你可以用質押借的錢已經是信貸的三倍以上,那信貸對你的效益就很小了,這時就沒必要再用信貸去侵蝕你的現金流。

以我自己舉例,目前月薪是$34,000,借信貸的最大值是月薪22倍約75萬,但我能用質押借的錢已是250萬以上,這時用信貸對我來說只是繼續拉長本利和期間而已,而且我目前已是半退休狀態,不想再被信貸綁死。

不過這個質押可借金額是信貸三倍的評估方式,只是自己操作下來的感想,不是什麼借貸SOP,實際情況可能因個人而有不同,無論如何,控制好維持率及負債比永遠都是使用槓桿的優先考量。

◎本文內容已獲 槓桿存股哥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