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代科技瞄準類機器人「小腦」商機、機器手臂今年上看千支
新代經營團隊。 王鬱倫攝影
機器人族羣9月上市掀高峰,達明機器人預計9月掛牌,而新代(7750)也計劃9月中IPO,掀起族羣掛牌熱潮。
新代科技19日舉行上市業績說明會,透露今年機器人手臂目標銷售1000支,並將與盟立(2464)合作切入機器狗市場,新代負責開發機器狗「小腦」及四足關鍵零件,並與臺大及工研院機械所等合作協作機器人,爲下一個五年成長佈局。
新代科技9月預計上市,由於上半年財報EPS 17.2元,興櫃股價一度衝上900元大關,市值達577億元,獲利能力居機器人供應鏈獲利王寶座,上市動向格外受外界矚目,而他們認爲未來類人形機器人未必有人類外貌,但能勝任許多智慧製造工作,支援缺工需求。
爲類人形機器人做「小腦」 與同業有不同發展
新代是臺灣工具機控制器及伺服馬達的龍頭供應商,控制器猶如工具機的「大腦」,新代維持高成長原因是主力市場在中國大陸,伴隨大陸製造升級需求業績今年三級跳,但爲多元化分散風險,近年新代也朝馬來西亞及印度等市場發展,目前非中國大陸的海外業務營收比重僅5%內,但總監黃芳芷指出,2026年海外市場肯定是成長重點。
黃芳芷表示,新代正與盟立策略聯盟合作機器狗,新代不會做機器人或機器狗整機組裝,他們在未來的「類人形機器人」(包括機器狗等非人形外觀的機器人)中,將主要提供「小腦」關鍵零件,小腦指的是控制單元,負責機器人的運動控制,因爲新代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數控系統(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黃芳芷表示,機器狗具備「可以上、可以下」的功能,非常適合用於監測等用途,新代集團的控制和運動技術,可以應用於讓機器狗實現這種多方向、複雜的移動能力,跟臺達電(2308)等同業會朝機器人整機發展不同。
他表示,新代會跟同業有不同合作案,如跟盟立合作機器狗,新代將提供小腦完整解決方案(含四足),其他夥伴負責「大腦」的業務及機械結構,比方開發與環境整合能力,例如視覺功能,並與輝達(NVIDIA)等公司的大型雲端AI平臺的連結,新代另外也入股機器人關節制造商盟英科技。
目標營收成長優於整個行業 機器狗預計明年展現效益
新代表示,機器狗預計2026年上半就會在展現效益,另外。他也補充新代集團目標是營收成長要「優於整個行業」,即使面對大環境挑戰,也力求穩定的市佔率增長。
未來新代的成長動能將來自類人形機器人、非中國大陸的海外市場、AI智慧製造,開發機器人手臂的聯達機器人今年目標銷售1,000支機器手臂,未來幾年也將高速成長,黃芳芷表示,目前勤誠(8210)嘉義廠內所有的機械手臂都採用了新代集團旗下聯達智能產品,未來也將一起前進馬來西亞及美國廠,隨臺商搶吃國際商機。
同時新代工具機控制器也導入AI智慧,董事長蔡尤鏗表示,現在新代的控制器也結合感測器,已具備AI模型推論 (AI inference) 的能力,能夠結合感測器和AI進行智慧決策,舉例來說,AI撞擊保護、斷刀監控等功能,可以保護工件並縮短產線停滯時間。
新代董事長蔡尤鏗。 王鬱倫攝影